生理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生理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 易受体内外理化、生物因素的影响。

76. 试述脑电图的各波特点及其含义。

(1)α波,低频高幅波,枕叶记录明显,表明皮层安静、休息、未受刺激; (2)β波,高频低幅波,额叶记录明显,表明皮层接受刺激、兴奋; (3)θ波,较低频较高幅波,表明皮层功能受抑制(困倦、浅麻醉);

(4)δ波,最低频最高幅波,表明皮层功能深受抑制(熟睡、麻醉、昏迷)。

77. 试述睡眠的时相、特点、意义、转换及其机制。

慢波睡眠特点、意义:即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时相,感觉减退,肌紧张降低,自主神经系统变化,如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呼吸变慢,尿量减少,体温下降,发汗加强,胃液增多,唾液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增多,蛋白质合成加快,对促进体力恢复和促进生长有利。

快波睡眠特点、意义:即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唤醒阈提高,快速眼球运动,肌张力进一步降低,部分肢体抽动,心率、血压、呼吸不规则,易于做梦,促进脑组织蛋白质合成有利。 睡眠时相转换:睡眠期间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交替出现。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但觉醒状态,只能进入慢波睡眠,而不能直接进入快波睡眠。 睡眠发生的机制:在脑干尾端存在能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这一中枢向上传导可作用于大脑皮层,与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着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

78. 何为脊休克?其主要表现是什么?其机制是什么?

脊休克是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均减退以至消失,如:骨骼肌肌紧张降低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粪、尿潴留。 原因:脊髓失去了与高位中枢的联系。

79. 试述去大脑僵直表现及其机制。

定义: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去大脑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机制:切断了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造成下行抑制区和下行易化区之间活动的失衡,易化区活动明显占优。去大脑僵直的主要表现是抗重力肌的伸肌紧张明显加强。

80. 试述小脑的主要机能。 (1)调节肌紧张; (2)维持姿势平衡; (3)协调随意运动。

81. 试述突触后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突触前膜兴奋→前膜Ca2+通道开放→细胞外液Ca2+内流前膜→神经递质释放到间隙→递质作用于后膜受体变构→后膜离子通道的通透性改变→某些离子进入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后膜产生突触后电位。

- 25 -

82. 什么是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哪些外周神经纤维分别属于这两类?

答:释放乙酰胆碱的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舒血管纤维,以及支配骨骼肌的纤维,都属于胆碱能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

83. 何为激素?其传递方式有哪些?

内分泌腺所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远距分泌(telecrine):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或靶细胞发挥作用。 旁分泌(paracrine):某些激素通过组织液直接扩散至邻近细胞。 自分泌(autocrine):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发挥反馈作用。

神经分泌(neurocrine):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既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合成和释放激素,它们产生的神经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助于轴浆流动送至末梢而释放。

84.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是什么?

(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仅仅起着―信使‖作用;

(2)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靶细胞上存在着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3)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① 协同作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作用。 ② 拮抗作用:胰岛素与上述激素的作用。 ③ 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有的激素本身并不直接对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它的存在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糖皮质激素)。

85. 试述激素作用的机制

(1)第二信使学说(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膜受体作用原理 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TSH) 促甲状腺激素( ) 黄体生成素(LH GHRH) 生长素释放激素( ) 血管升压素(VP

- 26 -

(2)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核受体-基因调控模式

86. 试述激素分泌的一般调节机制。

87. 试述生长素作用。

促进生长作用

幼年缺乏—侏儒症;幼年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 27 -

机制:通过生长素介质(somatomedin),促进骨、软骨、肌肉以及其他组织细胞分裂增殖,蛋白质合成增加。

促进代谢作用 维持机体―年轻‖状态

蛋白质 促进合成 脂肪 促进分解 糖 升高血糖

88. 试述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作用:

对代谢的影响

产热、耗能效应 三大类物质代谢

蛋白质分解 糖合成/分解 脂肪分解

促进生长与发育

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及兴奋性 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 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89. 试述甲状旁腺素的作用 (1)促进骨盐溶解入血; (2)促进肠道钙吸收;

(3)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钙重吸收。

90. 试述胰岛素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作用:

(1) 促进糖原、脂肪、蛋白合成及生长发育; (2) 减低血糖:

① 增加糖的氧化去路; ② 促进血糖、K+进入细胞内; ③ 抑制糖的易生; ④ 抑制糖吸收; ⑤ 加强糖耗与利用。

调节:主要依赖血糖浓度,血糖升高则促进胰岛素分泌。

91. 试述glucocorticoid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作用:

(1)调节物质代谢:① GC升血糖作用,② 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的肝内氧化以及躯体脂肪重新分布(向中性肥胖),③ 促进肝外蛋白分解而肝内蛋白的合成;

(2)影响水盐代谢:对抗ADH,加强肾脏排水、排钠,利尿消肿;肠道和肾Ca的重吸收减少,骨Ca的吸收增多;增多肾血流量和GFR;

- 28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