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下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世界近现代史·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第12课 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2.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1879年,德、奥两国缔结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加入德奥同盟。形成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又称“同盟国”。

(2)1892年法、俄两国签订了主要针对同盟国的秘密军事条约。为应付德国的扩张,英国也随后加入形成三国协约,又称“协约国”。

3.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巴尔干成为争夺焦点。 4.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A P58-60 1.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1)时间:1914年6月28日

(2)原因: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出访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队演习。塞尔维亚人将此举视为挑衅。

(3)内容:当日,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大公夫妇。 (4)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全面爆发

(1)时间:1914年

(2)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一战结束 (1)结束原因

? 战争后期,厌战情绪弥漫于交战各国,反战运动风起云涌 ? 各国人力物力均消耗巨大 ? 同盟国内外交困 (2)结束过程

? 保加利亚、土耳其相继签订停战条约

? 1918年11月3日,奥地利投降,奥匈帝国瓦解 ? 1918年11月9日,德意志第二帝国瓦解,德皇退位 ④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三.性质:帝国主义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而挑起的非正义战争

第13课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B P62-63

1.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1919年1月—6月

2.参加和会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一方) 3.巴黎和会的主导国:美国、英国与法国

4. 巴黎和会的目的:分赃、反苏、建立国际新秩序 5.巴黎和会前“三巨头”的野心

(1)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所谓“公平和持久和平”的十四点计划其中尤为强调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国际组织的重要性

(2)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扩大海上霸权 (3)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加强法国的大陆霸权;最大程度削弱德国 6.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签订《凡尔赛和约》

(1)领土: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2)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3)限制军备: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4)赔款: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7.巴黎和会的影响 (1)《凡尔赛和约》和战胜国同德国原来的盟国缔结的和约,总称《巴黎和约》,构成了决定一战后国际格局的“凡尔赛体系” (2)促成了国际联盟的建立。 ? 时间:1920年1月,日内瓦

? 主要机构:国联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 ? 主要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

④ 作用:因自身力量不足,缺乏对大国的约束力,无法有效维护和平,20世纪30年代后期,名存实亡。

二.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B P64-65 1.会议的背景

(1)凡尔赛会议后,欧洲的政治秩序暂时得到稳定 (2)战后亚太地区新的政治秩序没有建立

(3)日本一战后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与美国发生冲突

2.会议的目的:为缓和矛盾、解决亚太问题和裁军问题及在远东建立和太平洋地区建立一个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新秩序”

3.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国:1921年11月—1922年2月,美、英、日、法、意、比、荷、葡、中九国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

4.会议的主要内容:商讨太平洋地区的政治新秩序 (1)《四国公约》:终止英日同盟,保证美、日、法、英四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权利与和平关系。 (2)《五国海军协定》(《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 签订的国家:美、英、日、法、意

? 内容:美、英、日、法、意的海军主力舰总吨位之比为5:5:3:1.75:1.75

? 影响:提升了美国的海军实力,使美国获得了与英国相同的制海权;英国的海上优势开始丧失;日本的海军力量发展受到限制。 (3)中国问题

? 《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 签订的国家:中、日 ⊙ 内容:山东问题

⊙ 意义:中国的部分权益受到保护 ? 《九国公约》(《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 ⊙ 美国的目的:削弱日本在中国的势力

⊙ 美国的借口:以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为名

⊙ 公约的主要内容:要求各国保证门户开放政策;中国政府提出的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以及关税自主等要求未被采纳。 5.会议的影响

(1)会议的实质: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

(2)它通过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完成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瓜分。

三.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A P65 (1)变化的表现

? 经济:英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经济发展缓慢

? 政治:英国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本土与自治领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殖民体系渐趋瓦解。 (2)应对变化的举措

? 1926年,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

? 自治领与宗主国以“共同忠于(英国)国王”而组成英联邦,双方权利平等,互不隶属 ? 1931 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 ,批准上述决议,英联邦正式形成。

四.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评价B P67 1.进步性:

?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20 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

? 它承认了列强之间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建立了国际联盟这一世界性国际组织,以适应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需要

? 它所奠定的国际新格局,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 2. 局限性:

? 然而,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以战胜国与强国意志为出发点,侵犯了其他国家的主权与利益,并且缺乏有效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

? 它无视殖民地人民的要求,继续维护殖民体系,并对苏俄采取排斥的态度; ?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局面只是短暂的“休战”。

第四单元 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A P70-72 1.原因

(1)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虽然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但对民众最关心的和平与土地等根本问题置若罔闻,“七月流血事件”又使它彻底丧失民心,人心向背 (2)俄国在一战中的失利激化了国内的各种矛盾,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3)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俄国获得胜利,列宁喊出“变

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二月革命后,又提出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

(4)布尔什维克的威望与日俱增,平息科尔尼洛夫叛乱使布尔什维克的威望激增,政治力量的改变为革命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5)导火线: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布尔什维克党人 2.经过

(1)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信号,工人武装占领占领冬宫。

(2)1917年11月8日,召开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会议,发表《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推翻临时政府,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 《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决定俄国退出战争,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3.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纷纷建立。 4.影响

(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2)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

(3)它推动了20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

第八单元 “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27课 1929一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影响A P125--127

1.美国股票市场崩溃引发了货币信用危机,上万家银行关门,股价惨跌致使美国工业指数连续下降,企业大量停产,失业人数激增;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明显衰退,失业率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降低;

3.经济危机交织着政治危机:大规模的社会混乱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影响,右翼极端主义势力突起,法西斯主义思潮在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泛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大规模的反饥饿运动和工人运动;

4.人们对西方文明的悲观情绪蔓延;

5.在这场大危机中,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下降幅度大,危机范围广,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

6. 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运行的重大缺陷,动摇了一战后国际格局的经济基础,世界进入了一个剧烈动荡的危局中。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 New Deal 1933—1941 一.国家调控经济B P128--129 1.“罗斯福新政”: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开始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还通过社会政策城市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协调劳资关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内容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