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现场培训内容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压铸机现场培训内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压铸机现场培训内容:

内容简介:

一、压铸机的电脑操作面板的操作: 二、压铸机系统压力的设定:

三、冷室压铸机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四、冷室压铸机的维护和保养:

一、压铸机的电脑操作面板的操作:

主要是针对压射参数在各阶段时(如:测试时有模具和无模具的设定,有模具时和全机联机时的设定,压射生产时开始和后来的设定),设定的参数值。

抽芯装置:关于锁模前和锁模后的解释,和测试抽芯动作是否正常的方法。 锁开模常慢速值设定的作用。

机铰润滑时间的设定为12S的原因。 电子尺的使用及设定。

编码器的零设定和编码器的检查。曾经出现的事故,如在锤前的时候按住回锤到位的信号时,这时编码器就在锤前的这个位置归零,而回锤到位时候的位置就是一个负值,处理的方法就是再次让编码器在回锤到位的时候将编码器归零。手动锤前到位时,显示的值是5700,而自动时锤前到位的值却是3300,经检查是由于编码器松动,引起的故障是没有增压,是由于一速和二速的速度较慢,编码器能够记录到该数据,而三速的速度快,编码器不能进行记录,导致编码器数据始终保持在保持在3300附近,而增压的起始位置在3500左右所以增压的动作始终不能够通过位置的触发,故不能产生增压的动作。

二、压铸机系统压力的设定:

系统压力为140BAR,系统压力上升和下降的速度的调整。

系统压力的调节:1、调节压力比例阀V3,V3压力值由电脑输出电流通过系统压力比例板G1来控制(SV1+,SV1—)。启动电机,调整G1板上的压力最小值(VR2)旋钮,先将旋钮逆时针旋到最大,再慢慢顺时针旋转,观察压力表,到表针刚刚有变化是,即为初始最小压力值。2、按下起压按扭调整G1板上最大值旋钮(VR1),调整到使压力表(G2值稳定在140BAR),此时系统压力即为140BAR。3、系统压力线性的调整,设定的相应压力配合相应的压力值即可。4、起压及降压时的斜率调整:分别调整G1板上上升速度(VR3)及下降速度(VR4)旋钮,调到各动作转换流畅,无明显停顿冲击为宜。

系统流量的调整:系统流量由比例流量阀V5控制,流量阀V5的流量变化则由电脑通过系统流量比例板G1(SV2+,SV2—)来调整,一般启动电机不起压情况下,将G1上的最小值(VR2)调整到使电箱面板上的工作流量表显示为0.1A,将系统流量设置为100%,按下起压按钮,此时,调整G1板上的最大值旋钮,将电流量调整到0.8A即可。流量斜率的调整。

双泵压力的调整:双泵阀由V1阀控制。将比例压力阀调至高于50BAR,再将V1阀上S1插头拔下用工具顶住方向阀阀芯,一面起压一面扭紧调节螺丝,观察压力表G1,直到G1压力达到50BAR后,又立即降到系统压力最小值,此时,V1阀的压力即调节为50BAR左右,实际使用中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调整不同的双泵压力值,注:此泵压力最高可调整为50BAR。

系统保险压力的调整:启动电机,调整系统压力比例板G1上的VR1旋钮,按下起压按钮,使

1

压力表G2上显示压力达到170BAR,然后松开起压按钮。将V3阀上保险压力调整旋钮顺时针旋转到底。按下起压按钮同时逆时针旋转V3阀上保险压力调节旋钮,直到压力表上压力降到161BAR,松开起压按钮,此时系统保险压力即调整完毕。按下起压按钮,调整G1板上VR1旋钮将压力表上压力调回到140BAR。按下起压按钮,调整G1板上VR1旋钮将压力表上压力调回到140BAR。

二速储能器安全压力调整:二速储能安全压力由V58控制,先将V58压力调整旋钮顺时针旋到底,启动电机,按下储能按钮,调整系统压力板G1上VR1旋钮,使压力达到170BAR,逆时针旋动V58上调整旋钮,直至压力降到161BAR,此时,安全压力调整完毕,将系统压力调整完毕,将系统压力调回到140BAR。

增压储能器工作压力的调整:增压储能器工作压力由阀V15控制,调整阀V15的压力调整旋钮,即可得到不同的工作压力。

一快,二快油阀的动作,由编码器控制,设置不同的位置值则可在不同位置输出一快及二快的动作。

一(二)快的速度由一(二)快插装阀控制,调整一(二)快插装阀电比例流量阀上的电流值就可以获得不同的速度。

增压油阀的输出则可由位置(编码器)或油压来控制。

增压的响应则分为增压延时和增压时间两部分,它主要由增压逻辑阀来控制。 锤头追踪的作用主要是起到产品能够顺利脱离模具的作用。 注意:压力调整完毕之后一定要将每个阀上的调节螺母锁紧。

三、冷室压铸机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1、

油泵马达不能起动:

分析:按油泵马达起动按钮,观察油泵马达继电器是否吸合。 如果是吸合:

1) 电源电路是否有电;

2) 油泵马达热继电器是否动作或损坏; 3) 油泵马达继电器线圈是否烧毁;

4) 油泵马达起动按钮和停止按钮触点是否正常; 如果油泵马达继电器有吸合: 1) 油泵马达是否发生故障; 2) 电源电路是否缺相;

3) 油泵是否损坏或装配太紧。 2、 按油泵马达按钮,马达跳闸:

1) 油泵马达热继电器是否损坏或设定电流值过小; 2) 油泵马达三相电阻阻值不平衡;

3) 总压调节过高,致使机器超负荷运转而跳闸; 4) 电压过低致使电流增大或三相电压不平衡; 5) 油泵马达,油泵损坏或装配过紧; 6) 油泵马达控制回路故障。 3、 无总压:

分析:油泵马达起动后,按起压按钮,首先观察电流表上有无电流。 若有电流输出,则检查:

1) 油泵是否反转;

2) 溢流阀调节是否合适、损坏或卡死; 3) 电比例阀是否调节不当或卡死; 4) 油路系统内泄严重;

5) 常慢速阀卡死或不灵活; 若无电流输出,则检查:

1) 整流板是否电压正常,压力比例板是否调节不当或损坏;

2

2) 观察电脑是否正常,起压按钮灯是否亮,起压是否有输出; 3) 检查电比例板输出至油制之间的线路是否正常。 4、 无自动:

如果手动动作正常,而无自动动作,

1) 检查安全门吉制是否正常,尤其是镁合金压铸机更应该检查包括后门在内的每一个吉制; 2) 选择机械手的话,需检查机械手是否发出允许锁模的信号; 3) 开模要到位;顶针回到位;回锤到位;

4) 选择抽芯的话,应该检查各个抽芯动作是否正常 5) 选择喷雾机的话,需确认它是否回旋到位; 5、 不能调模:

分析:首先打开调模开关,点动调模按钮检查调模马达(液压或电动马达),观察调模马达的动作,听声音,可大致判断故障进行检查 一) 点动调模按钮,马达转动而齿轮不动: 1) 调模马达齿轮箱可能损坏

二) 点动调模马达不动,则检查: 1) 调模马达是否损坏;

2) 调模马达热继电器是否损坏或是否动作;

3) 调模马达继电器是否烧毁或控制线路不正常。

三) 点动时,马达转动一下即停,时间稍长马达发热: 1) 如是电机的话,检查电路是否有缺相; 2) 调模大齿轮和小齿轮之间是否卡死; 3) 柱架调节不平衡

4) 十字头前后支撑板调节不平衡(上下两个螺杆调节不当,应松开螺母重新调节) 6、 全机无动作:

如起动油泵马达后,全机手动或自动均无动作,手按起动按钮检查是否有压力。 一) 若无压力,则检查:

1) 整流板是否损坏或保险丝是否烧坏; 2) P01板输入输出是否正常; 3) PLC信号点工作是否正常; 二) 若有压力,则检查:

1) 十四路放大板是否正常;

2) 到所有油阀的直流电源线接驳是否正常。 7、 不锁模:

分析:关好前后安全门,按锁模按钮(如装有模具则应选择慢速,以免撞坏模具),观察电箱面板上锁模指示灯是否亮或者PLC有无输出锁模信号。 一) 若有锁模信号输出,则检查:

1) 锁模压力是否正常(按锁模按钮观察压力表压力是否正常); 2) 十四路放大板是否正常(工作时有无输入输出信号);

3) 常慢速阀是否调节合适或者损坏,开锁模阀是否调节不当或损坏; 4) 检查电箱锁模输出到油阀的线路接驳是否正常; 5) 锁模活塞头是否脱落或卡死;

6) 电比例阀或锁模电磁阀的阀芯被卡死; 二) 若无信号输出,则检查:

1) 前后安全门是否关门到位,即检查每个吉制是否将信号传输到PLC上; 2) 顶针是否回位; 3) 回锤是否到位;

4) 锁模按钮是否接触良好;

5) 选择机械手时,机械手是否发出允许锁模的信号。

3

6) 锁模终止吉制不能复位; 8、 无常速锁模:

如发现没有常速锁模动作,则检查:

1) 常慢速选择开关是否选择或者损坏;

2) 常速阀阀芯是否有异物卡住,电磁阀线圈是否正常; 3) 十四路放大板工作是否正常; 9、不开模:

分析:首先应先观察PLC上是否有开模信号的输出。 一) 有信号输出,则检查:

1) 开模压力是否正常{观察压力表}; 2) 检查锁开摸油阀是否正常;

3) 主电脑开模输出点至油阀线路的接驳是否正常; 4) 十四路放大板有无损坏;

5) 锁模活塞杆断或者活塞头脱落;

6) 如遇锁模后,突然停电,时间长也有可能打不开,这时候可以适当的调大开模的压力和流

量;

7) 锁模到位后用模温机加热时,也会打不开模,这时只有冷却模具之后,才能打开模具; 二) 若无信号输出,则检查; 1) 开模电子尺是否正常;

2) 按住开模按钮时,检查电脑无信号输入,则检查开模按钮及各接点是否正常; 10、不顶针:

分析:首先分析观察PLC上是否有顶针信号的输入及输出信号

一) 若无信号输出,则检查开模是否到位,电子尺在开模到位时它的读数是否一直在跳动; 二) 若有信号输出,则检查:

1) 顶针压力是否正常(观察压力表); 2) 十四路放大板是否正常;

3) 放大板顶针输出点到油制接驳是否正常; 4) 顶前、顶后吉制工作是否正常; 11、 针不回位:

分析:顶针顶前后,选择顶针回时,顶针不能复位,应检查: 1)顶前吉制是否损坏或者感应不到;

2)十四路放大板顶针点坏或者输出到油阀线接驳不当; 3)油阀损坏或顶前顶后线接错; 12、顶针过头:

分析:顶前到位后,顶真继续向前一点后再回位,使产品顶出变形,严重时撞坏模具,遇此情况,应将顶针压力调小,或者把顶针流量调小。

13、打料掉压:

1)油阀、油缸是否内卸; 2)卸荷阀是否泄露或拧紧;

3)氮气瓶内是否有氮气,或者氮气压力不够; 4)气嘴漏气; 14、不打料:

若PLC无射料信号输出,则检查:

1)安全门是否关好,PLC是否有输入信号; 2)锁模终止信号灯是否到位;

3)锁模终止到位后,锁模电子尺的数值是否为零;

4) 选择熔炉时,熔炉是否接收到压铸机传输的锁模到位信号,熔炉是否有发出允许射料的信号; 5) 编码器的工作是否正常;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