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研读论语讲义宪问篇(14)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徐醒民研读论语讲义宪问篇(14)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心在哪里。所以去掉这个私心。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开始,就是无始。我们要破除掉这个生死是很困难的,虽然困难。我们学起来也很难。但是我们要成就圣人,是非这样学不可的。不这样学的话,我们再一转世,我们还是在六道里面轮回生死,就是没有终了的时候,是很痛苦的。所以虽然很难,但是重要我们用心的学,不要学小人,要学君子。我们学君子有违背仁的时候,但是大的方向是对的。我们要中道,释迦摩尼讲的慈悲。他讲的特别的法门的话,你要发愿到极乐世界,一声也可以成佛的,我们要把这个学术结合到念佛法门上面去。我们念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到了那个世界,我们念一声佛,太极就出现一次,就是本性也出现也一次。到那个时候,讲的道理和现在也是一致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我们在这里念佛都要念阿弥陀佛的。到了那个时候,环境不同,我们和大师天天相处在一起。境界不同了,但是道理还是一致的。那么这一章,就知道学仁怎么学。先要觉悟无名和烦恼的,就是自私自利的心,先要把这个东西要去掉,先要悟这个理,觉悟这个道理,然后一步一步的把自私自利的习气断除。用普通的方法断除,已经来不及了,如果用佛家的特别法门要快。所以我们要解决自己在六道轮回生死的问题。这章书是很重要的。

下面一章。子曰:爱之,能勿劳之?忠焉,能勿悔乎?爱这个爱当爱护讲。不是狭义的溺爱,溺爱是有偏的,这个

爱护是平等的,对一切人都爱护的。对于一切人的爱护就儒家讲的,虽然是平等的,不能够讲对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自己的国家和别人的国家总是有些差别的,如果不讲差别的话,是办不到的。有差别,但是平等的话,不讲差别的,但是实际是有差别的,你怎么辨别呢,就是一个缘,缘是非常的密切的。凡是夫妻,兄弟等都是和密切的缘分的。所以儒家家的爱是没有差别的,但是缘分是有差别的。爱能勿劳乎。父母对子女是要爱护的,所以一个家,一个乡,一个国家,一个世界,都是有缘的,所以爱护自己的儿女要付出不少的心。你的儿女在外面学了邪知邪见。你要根据他在外面受的影响去教育他,能不劳累吗。后面忠焉。诲就是要劝告,就是谏劝。首先要处的很好,才能够劝他。时间到了,到这里为止,下次讲。

第187 讲。

下面一章经文: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这一章经文讲的是那个时候郑国要做出一件公文书的慎重。孔子讲的为命。为命就是当时主要的公文,根据孔安国的注解。为命是做盟会之书。一般用在外交上的,文书和辞令,都为命。那么郑国在当时要做这样的文书,首先,裨谌是郑国的大夫,他就是国家的部长的级别的。他是起草的草稿。世叔是郑国的大夫,世叔

讨论,行人就是外交官的意思,子羽,是他的名字,他了解外交辞令。他修饰用词就是外交辞令。现在的外交辞令也是一样的,他都要拿事先准备的讲稿来讲。正式的场合和下面的场合都是不能够随便的讲的,东里子产。子产是郑国的大夫。这时候是子产正式在国家主持政治的,东里是子产所居住的地方。子产的名字叫公孙交,最后由他来润色。由这里看出来,做个外交文书要四个人的来完成的。要知道那个时候郑国是个国。只有在子产治理郑国的时候,国际上其他的大国不敢侵犯他。因为他办事非常的慎重的,我们从一个外交文书就可以看出来的。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够像过去一样的谨慎。但是也不能够轻而易举的做的,你要在外交上说错话了,影响也是很大的。这里也看出来,国内的任何一个政策都不能够随便的,一定要考虑的非常的周到。

下面一章: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这是问孔子有下面的几位。一个是子产,一个是子西,一个是管仲。论语在文章里批评的人也很多。批评也是要我们认识人的,我们无论干什么认识人很重要的,在世间办事情,谁是君子谁是小人,我们一般的善之士不会告诉人家,他是个善人或是君子,我们认识人的时候,就不大容易。所以孔子的弟子借着问古人如何,请孔子的评论,我们认识人会有一个标准,就可以看出来。有一个人问孔子,

子产是个什么样的人,读文言文的时候,尤其是论语,往往的笔法是很简单的,或问子产。下面就是子曰,文言文就简单。现在用语文的话,就会要多说几句了,下面回答就自然之道了,孔子说惠人也。惠人,就是有恩惠与人的,他这个恩惠是给谁呢,子产正是在郑国执政的时候,是惠人的。他对于国内的民众很多的恩惠。孔子批评一个人,一个字就看出来了,惠就是褒扬一个人的。孔子的很赞美子产的,问子西。子西也是郑国的一个大夫。问子西如何,曰,就是孔子说的。彼哉,彼哉,没有褒贬的,从语气里面可以知道孔子对子西不屑于批评的。现在的话,就是说那个人啊,那个人啊。说到这里,孔子就不加评论了,没有赞许,有贬的意思,但没有说出来,只是从语气里面看出来。再问管仲,孔子讲,人也,这个人就是仁的意思。在论语里面人和仁都是互用的。后面可以看出来的。雪庐老人讲这章书的时候,他指出,管仲是个仁德的人,下面就举出他的一些事实。夺伯氏,是齐国的一个大夫,地位很高。他有三百户的採地,就是采东西的。解释的释字,左边不是采,他是辨别的意思。采的上面是个手。这个大夫给他的是三百户交给他的每年都要把收成的一部分交给他。他有三百户的田赋。他的食邑在骈这个地方。他犯罪了,管仲就把三百户的食邑收回来了。管仲后来就宣判了,他把伯氏的采地收回去了哦,他的生活资源没有了,结果到后来。饭读音可以三声,也可以四声的。疏食,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