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C.题目中描述的现象是皇权至上的其中一个表现。 2.B.

3.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行政区划为籍贯与郡县指有关,“齐人”等与分封制有关。 4.A.

5.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嫡长子是指正妻所生的大儿子。 6.B. 7.C.

8.A.首先排除B,名号的确立是在嬴政称霸之后。C、D是改名号的表面原因,A是主要原因,最贴合题意。

9.A.实行政治制度需要与国情结合,郡县制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稳定,符合中国国情。

10.B.本题考查学生对推恩令的理解能力。见“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解析】“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条

11.D.宋朝宰相权被一分为三,宰相仅保留行政权,财权归三司掌管。 12.B.见“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解析】“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条。

13.B.见“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的【考点解析】“全面认识三省六部制”条。 14.D. 15.D. 16.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阁设立的背景的理解。朱元璋废丞相后设臵大学士帮助处理朝政。 17.C.朝贡天子是分封诸侯的义务之一。

18.A.内阁与军机处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措施,一脉相承,根本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19.C. 20.A.

21.D.本题考查学生使用史料研究历史的能力。这几种资料中,最不可靠的就是故事片,历史文献属于二手资料,唐招提寺是实物,专家学者著作比较严谨。

22.B.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从图中看出“郡”和“国”并行,B不符合史实。 23.A.注意区别专制皇权强化的措施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4.D.题干体现了C项的意思,但“一统江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统”表达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图,这些并非C项的内容。只能选择比较之下最没有疑问的D项。

25.B.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军机处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 26.A.

27. 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①在宋朝,②在明朝,③在清朝,④在隋唐。

28.A.票号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专制制度的产物。长城、运河、十三行是专制制度的产物,其中十三行是清朝设立的管理外贸的机构。

29.B.见“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的【考点解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条。 30.A.神机营属于中央军事机构,所以可以用于研究清代中央政治制度。

31.答案:

(1)职能:中书省——草拟、颁布诏令;尚书省——执行命令;门下省——审核命令。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

(2)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形式上的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本质上不相同;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

25

民主政治的特点,而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则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

3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古往今来,法律和政治制度密切相关,法律是一定历史时期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解答第3问时,应运用阶级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

(1)秦律具有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保护私有财产,保证地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规范社会经济活动,重农抑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秩序等职能。

(2)秦律内容繁复缜密,体现法家思想,严刑酷法,轻罪重刑。 (3)实质:它的颁布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专制统治,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作用:对消除原六国的反秦势力,巩固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它从法律上维护了新兴的封建生产关系,保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具有历史进步性。秦律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法律制度的完备奠定了基础。但秦律过于严苛,激化了阶级矛盾,成为秦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3.(1)解析:从材料一的“掌握国家大权”可以看出位高权重,由于相劝威胁到皇权,所以废除丞相。 答案:(1)丞相位高权重。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丞相制度已经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2分)

(2)解析:我们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些中枢机构的变化,从材料四的“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可以得出反映的本质问题。

答案: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并形成内阁制,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发展到了高峰。(4分)

(3)解析:材料三揭示了中国君主专制的弊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答案:同意。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轻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4分)

▲ 第二单元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C 从“制耒耜,教民农作”可以看出是制造生产工具,进行种植,排除A、B两项。同时由于耒耜是春秋战国之前的生产工具,水平较低,不具备产生小农经济的条件,排除D项。 2.D 此题由一首学生非常熟悉的古诗切入,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掌握程度。由语文知识可知该诗是唐朝诗人李绅作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故本题答案为D。

3.B 题中的②③④项符合十二生肖的内容。①项错在“公历”,应该是“农历”,①项被排除。 4.C 题中的①②③项说明了原始农业产生的原因。④项是错误的,因为自耕农出现在春秋时期。

5.D 非时不斧,非时不网,说明商时人们懂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反对过度开采

6.A “刀耕火种”是中国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而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以后的耕作方式,因此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的是耕作方式的进步。

7.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题目中的诗句体现的是从公田到私田的转变,B项中的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度,故选B。

8.A 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公田转化为私田是由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的表现,所以,这一变化是与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的。其他三项都不能直接体现这一趋势。

26

9.C 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现了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从而瓦解了周王室的奴隶制统治,而不是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10.C 题干中的两句话是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的遭破坏,反映的本质就是奴隶制的瓦解。 11.D 本题属于理论与概念选择题。“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都实行按田亩纳税,目的是改变贵族精心经营私田,而荒废公田(井田)的状况。但这实际上是承认了私田主人对私田占有的合法性,从而促使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土地是最主要的资料,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所以说,这两种赋税制度的调整,实质上是在调整生产关系。

12.A 题中的①②③④项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井田制的瓦解。

13.A 分析公仓的丰实是靠剥削百姓而获得的,所以当时百姓仍受相当重的剥削,不可能公私仓禀“俱”丰实,明显有溢美之辞。

14.C 本题属于理论与概念选择题。 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产品分配形式两个方面,所以,看生产关系是否变化要从这两方面入手。赋税制度改革是对社会产品分配的调整,所以,任何赋税制度的变化都是调整生产关系。

15.B 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和概念选择题。明确战国时期这一时间概念对解题很重要,材料的意思是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早出晚归,是由于他们的劳动与他们的生存状况有着直接关系。再联想到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便可断定应选B项。

16.A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选择题。①②③三项在教材中有明确的表述,关键是第四项是否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按照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的原理,④应该是正确的。可联想到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的内容,予以确认。

17.D 本题的关键词为“封建社会”,井田制是商周的土地制度,不符合要求,均田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的一种形式,其他几种都属于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形态。

18.D 题干表述的是明朝后期土地兼并的现象,而土地兼并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19.B 井田制废除于战国商鞅变法。故可以排除A、C两项,而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只是使受田者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实际仍是国有。

20.B 题干中的①②③项符合题意,④项与租佃农民无关,而是自耕农的经济特点。

21.C 通过明朝南北方人口内阁大学士数量的对比情况看,南方远远超过了北方,由此判断文化重心在南方。

22. “昔圣王”是指先前的西周时代。材料强调的是在西周时期,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各有居处,不相往来。“处工,就官府”是指工商食官,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23.A 由材料中的“采桑”“蚕”“黄丝”可知描写的是丝织业。

24.B 东汉晚期,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时烧制出白瓷;元代烧成了著名的青花;明代创造了斗彩;清代创造了珐琅彩。

25.A 材料的意思是长安和洛阳两京诸市署,各臵主管官员“令”一人,品级为六品上,副职二人,品级为正八品上。他们的职责是管理商品交易,负责度量器物,分辨商品的真伪和轻重。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

26.D 材料的意思是“现在的法律贬低商人,但是,商人却非常富贵;现在的法律抬高农民,但是农民却极其贫困”。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不可避免地致富了,这是历史的必然,①正确;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依附于土地的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地主是靠剥削农民而生存的,名义上农民的政治地位被“抬高”,事实上却处于社会的底层,极其贫困,④正确。

27

27.AC C反映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说明了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这是促进从公田到私田、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的决定性因素。A是从政治角度说明奴隶社会的分封制的瓦解。B、D主要指的原始农业阶段。

28.BC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不高情况下,人多力量大,人口增多是征服“瘠卤沙冈”、“陡绝之地”重要条件;另外明清时期,我国从美洲引进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这些作物对耕地的条件要求差,在很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

29.AC 注意材料的出处,是描述唐朝商业的情况,“日中而市,日落而息”,对商业从时间和地点上严格限制,而BD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30.CD 租佃制属于农业的封建剥削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私营手工业生产中以盈利为目的、存在雇佣关系的商品生产,故AB错误。 二.非选择题(3题,共40分) 31.(13分)(1)观点正确。他揭示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3分)(2)农为本,工商为末。根据是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3分)(3)黄宗羲的观点是工商皆本。这种观点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进步的。(3分)两者观点不同主要原因在于看问题的立场不同,黄宗羲站在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角度,而雍正帝则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的立场上。(4分) 32.(1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能力、归纳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关键要结合“闭关锁国”政策。分析海外贸易政策和社会特征要放在当时国际国内大背景中考察,注意理解国家对外实行的政策是国内政治经济的延伸这一观点,分析政策的影响要从主观和客观角度去分析。 答案:(1)相同点:都不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对外贸易。出发点:明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防止倭寇的侵扰;清朝是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反清势力相联系。根本原因: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6分)

(2)社会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2分)影响: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防止东南沿海的反清活动。但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多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4分) 33.(15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经济现象;第(2)问要结合历史时代背景来分析;第(3)问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论。总之,解答本题时不能忽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型特征。 答案:(1)现象: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力量增强,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国家政治。原因:当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劳动者的人身较为自由,统治者无法加强控制;当时商业发展,工商业利润较为丰厚,影响了资金的流向。(8分) (2)特点:以伙计为代表的较自由的生产方式(封建式)与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奴隶式)并存。这反映了当时正处于新旧制度交替时期,新旧生产方式并存的复杂性。(4分) (3)影响了劳动力的流向;加强了各地的联系;对当时的思想观念、生活观念甚至国家政治也产生了影响。(3分)

第三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B.关键词是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统治者重视的原因本质上是为了维护统治,故选B。A是阶级社会前的社会状况;C是孟子的主张;D是董仲舒的思想。

2.D.排除③中国缺乏能够广泛传播的宗教思想。中国古代社会佛教、道教都曾广泛传播,至今仍是影响甚广的宗教思想。

3.B.排除②、④,分别是孔子的天道观和教育观。 4.排除③,③是一种学习的态度。

5.C.A是“仁”的含义,B是一种民本思想,非目的, D也是对“仁”的解释, “仁政”的实施者是君主,故选C。

6.C.A是“仁”的含义,B是一种民本思想,非目的, D也是对“仁”的解释, “仁政”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