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华师一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湖北省武汉华师一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1分)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上,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下 B. 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 C.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羊毛脂 D. 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

考点: 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分析: “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CFM,因变量是受体琼脂块是否含有生长素,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否则就没有抑制作用,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即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

解答: 解:A、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且适宜,即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A错误;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CFM,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B正确;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羊毛脂,C正确;

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区分,对实验设计原则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5.(1分)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 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 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考点: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 本题是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及乙烯的作用的考查,回忆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作用特点及乙烯的作用相关知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 解: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不受抑制,A错误;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与光照等环境因素无关,B正确; C、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草莓实的自然生长、成熟过程与生长素和乙烯有关,C错误;

D、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自变量不是能量,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顶端优势的概念,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主动运输,生长素与乙烯的作用,对生长素的发现、产生、运输、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D选项往往因对温特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不熟悉而错选.

6.(1分)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A.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 B.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D.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考点: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 生长素的两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B,选择c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解答: 解:据题中信息可知,对2,4﹣D敏感的应是双子叶植物杂草,即图中的A,而图中的B是单子叶植物.除草剂最适浓度应为c点,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而抑制双子叶植物杂草,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故选:D.

点评: 本题设计较为巧妙,以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生长素的应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知识必须扎实;解题的关键是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选用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且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为除草剂.

7.(1分)细胞数目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用含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A组加入某物质,B组加等量的蒸馏水,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强度,结果A组明显大于B组,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A. 加入的物质是生长激素 B. B组的细胞没有细胞分裂 C. 加入的物质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点: 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

分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细胞增殖(细胞有丝分裂);

2、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而DNA复制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3

解答: 解:含有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是DNA复制的原料,而肝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A组肝细胞加入某物质,B组不加,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测量每组的总放射强度,结果A组明显大于B组,说明A组细胞分裂旺盛,加入物质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3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和细胞分裂,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相关应用;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两者做出准确的判断. 8.(1分)在生命系统中,下列哪一现象不是单向进行的是() A. 小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 人膝跳反射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C. 生态系统中两个物种间的信息传递 D. 生态系统中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生态系统中两个物种间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解答: 解:A、小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是单向的,A错误;

B、人膝跳反射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只能是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是单向的,B错误; C、生态系统中两个物种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正确;

D、生态系统中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只能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神经调节、生长素的运输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种类即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9.(1分)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D. 春运期间武汉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①②

考点: 种群的特征.

分析: 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与②应该分别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而他们共同决定了年龄组成也就是④.那么③就是性别比例. 解答: 解:A、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年龄组成④,A正确; B、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B正确;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直接影响性别比例③,C正确;

D、春运期间武汉人口数量变化应直接受到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D错误.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主要是种群的数量变化等特征,属于考纲理解、分析比较层次. 10.(1分)某山区坡地因树木过度砍伐而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了治理环境,人们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曲线所用的调查数据主要是采用样方法得到的 B. 在a年内,物种①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物种③比物种①、②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D. 若气候适宜,群落在c点后,灌木将持续占主导地位

考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图.①在生长一段时间后很快消失了,属于一年生的草本,②是多年生的草本,③是灌木.

解答: 解:A、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A正确;

B、0→a,物种①的种群密度不断上升,所以物种①的出生率>死亡率,B正确;

C、由图可知,物种③的数量最终占优势,所以物种③比物种①、②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C正确;

D、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将是乔木,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群落演替的过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各曲线代表的物种,并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

11.(1分)某同学调查面积为100hm草地上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以下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 若被调查植物的个体越大,则所取样方的面积越小

2

B. 设置1个1m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