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2015年12月系统解剖学考试复习题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医科大2015年12月系统解剖学考试复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坐骨肛门窝位于肛管的两侧,略似尖朝上,底朝下的锥形间隙。

13.颈动脉小球

为扁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和氢离子浓度变化。 14.板障静脉

穿行颅顶骨内、外板之间的板障之中,流入硬脑膜静脉窦。 15.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像遍布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也是一个网状的液体系统。该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液组成。 16.内侧丘系

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传导深部感觉和精细触觉的2级传入纤维,呈弓形走向中央管的腹侧,称为内弓状纤维。而后在锥体交叉的上方,在中线上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折向上行,形成内侧丘系,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17.脑干基底部

位于大脑下方,是大脑和脊髓之间的较小部分,呈不规则的柱状形。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 18.腹后内侧核

丘脑被“Y”形纤维板——内髓板分为前核、内侧核和外侧

25

核3部分。其中外侧核又可分为背、腹两层:腹层由前向后分为腹前核、腹中间核和腹后核,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 19.基底核

为位于大脑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因靠近脑底,故称基底核。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构成。 20.连合纤维

主要包括胼胝体、前连合、穹窿和穹窿连合。 21.穹隆

是由海马至下丘脑乳头体的弓形纤维束。 22.蛛网膜下隙

脊髓的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以及脑的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隙。内含脑脊液和血管。 23.蛛网膜粒

脑蛛网膜在硬脑膜构成的上矢状窦附近形成许多“菜花状”突起。突入硬脑膜窦内,称蛛网膜颗粒。脑脊液通过这些颗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 三.判断题

1.胸骨分为胸骨柄、胸骨体。( × )

2.1-7肋的肋软骨直接与胸骨连接,称为真肋。( × ) 3.不成对的脑颅骨从前到后的排列为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 )

26

4.股骨下端为内、外侧髁,两者之间有髁间窝。( √ ) 5.脊柱有4个生理弯曲:颈、腰曲凸向前;胸、骶曲突向后。( √ )

6.肩关节是上肢骨与躯干骨间连接的惟一关节。( √ ) 7.腕管位于腕掌侧,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围成,其内通行的神经为尺神经。( × )

8.小腿三头肌由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胫骨后肌构成,三者止于跟腱。( × )

9.股三角在大腿前面的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大收肌外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 × ) 10.腋后线是身体后面的标志线。( × )

11.在空肠和回肠的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组织内含有的淋巴滤泡为集合淋巴滤泡。( × )

12.舌乳头均含有味蕾,感受味觉。( × ) 13.肝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 × )

14.McBurney点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是脐与左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 )

15.环状软骨是喉软骨中的唯一完整的软骨环。( √ ) 16.纵膈是两侧肺之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 )

17.肾的被膜有3层,由内向外为纤维囊、肾筋膜和脂肪囊。( × )

27

18.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组成。( √ ) 19.前室间支是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 × )

20.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主要动脉干。右侧发自主动脉弓,左侧起于头臂干。( × )

21.颈动脉小球是扁椭圆形小体,为化学感受器。( √ ) 22.面动脉在咬肌前缘绕下颌骨下缘处位置表浅,在活体可摸到动脉搏动。当面部出血时,可在该处压迫止血。( √ ) 23.胃网膜右动脉发自脾动脉。( × )

24.颈动脉鞘内有颈总动脉、颈总静脉和迷走神经。( × ) 25.肝门静脉多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颈后面汇合而成。( √ )

26.淋巴结为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灰红色小体,一侧隆凸,另一侧凹陷,凹陷中央处为淋巴结门。( √ ) 27.咽鼓管位于咽腔和鼓室之间,使鼓室和外界的大气压相等。( √ )

28.运动听小骨的鼓膜张肌受三叉神经支配。( √ ) 29.脊髓颈膨大与腰骶膨大的出现与四肢有关。( √ ) 30.中央前、后回上外侧面延伸至内侧面的部分为中央旁小叶。( √ )

31.胸神经前支有12对,均不参与形成丛,呈节段性分布于胸腹部。( × )

32.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一般内脏运动核。(×)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