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国际贸易 1 - 8单元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北外国际贸易 1 - 8单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国际贸易】练习 >> 第1单元 单选题

1. 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特点,并揭示( C 贸易利益 )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 对外贸易是哪种生产方式的基础和产物( C 资本主义 )

3. 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 4. 当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A 贸易顺差 )

5. 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是在(A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以

后)

6.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 A 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 7. 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 B 世界出口总额 )而言

8. 当代世界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广泛和密切的根本原因是(B 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9.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 C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

10. 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 B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时期 )

是非题

11. 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 √ )

12.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表示生产要素数量或者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其所能够

生产出来的产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函数( × )

13. 对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析涉及到很多微观经济学的知识( √ ) 14. 通过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

就是社会无差异曲线,这条曲线很容易得到( × )

15. 做出选择时,所放弃的从其他用途中获得的最小的收入是机会成本( × ) 16. 对一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来说,长期的贸易顺差并不一定绝对有利( √ )

17. 在契约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所有生产者都实现了利

润最大化( √ )

18. 贸易利益包括专业化利益和交换利益( √ )

19. 对外贸易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 ) 20. 一般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 × )

【国际贸易】练习 >> 第2单元 单选题

1. 在历史上首次阐明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学者是(C 亚当·斯密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国际贸易有利于一国的所有国民 )

3. 技术和效率的相对差异决定了不同国家相对成本的差异和贸易的可能性,这种观点来自( B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4. 大卫·李嘉图的代表著作是( C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

5. 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B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6. 比较优势原则的本质是(D 机会成本原则)

7. 亚当·斯密的代表著作是(C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8. 假设葡萄牙生产每单位酒需要60人劳动1星期,生产每单位毛呢需要30人劳动1星期;

英国生产每单位酒需要100人劳动1星期,生产每单位毛呢需要50人劳动1星期,那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 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中都具有绝对劣势) 9. 任何国家都可以参与国际贸易并获益的观点出自(D 比较优势理论)

10.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 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

是非题

11. 自由贸易这一思想首先是由美国的工业资产阶级提出来的( × )

12. 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生产部门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这个国家不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 )

13. 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都是一种主张自由贸易的传统理论( √ )

14. 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

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A国生产X产品, B国生产Y产品( √ )

15. 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并且两种商品的劣势程度是相同的,则不会发生贸易( √ )

16.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对外贸易的利益集中的表现在各国能够实现互通有无( × ) 17.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比较优势理论所主张的各国以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安排的一项原则( √ )

18. 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特例( √ ) 19. 亚当·斯密提出了“比较优势学说”,后由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 × ) 20. 国际贸易使每个国家的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差异化产品增加( √ )

【国际贸易】练习 >> 第3单元 单选题

1. “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该结论源

于( C、 要素禀赋说 )

2. 按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由( C、 赫克歇尔和俄林 )提出的 3. 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

自(C、 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4. 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重点发展的产业有(D、 飞机制造 ) 5. 根据斯托尔珀一一萨缪尔森定理 , 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丰富,从长期看,贸易的受益

者是(A、 劳动者 )

6. 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应该集中资源发展(A、 劳动密集 产业)

7. 要素供给比例的差异决定不同国家成本的差异和贸易可能性 , 这种观点来自 ( C、 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8. 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C、 技术差距说)

9. 俄林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据的是(C、 要素禀赋相对差异 ) 10. 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C、 自然资源的国际差异 ) 是非题

11. 要素禀赋理论能够解释产业内贸易( × )

12. 如果两国产品的生产成本完全相同,两国之间就不可能有贸易( × ) 13. 要素价格均等化意味着两国同一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完全相同( × )

14. 根据赫—俄模式,一国对外贸易的流向应是:出口的是密集地使用了本国丰富的生产

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是密集地使用了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 ) 15. 中国大量出口家用电脑的现象与要素禀赋理论并不矛盾( √ ) 16. 要素禀赋理论从需求方面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 ) 17. 要素禀赋理论基本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 )

18. 国际贸易对出口国是利大于弊,对进口国是弊大于利( × ) 19. 由于存在里昂惕夫之谜,要素禀赋理论是错误的( × )

20. 如果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大,那么两国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 )

【国际贸易】练习 >> 第4单元 单选题

1. 关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B、这个理论说明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

2. 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D、重叠需求论 )

3.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A、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 4. 美国既从日本进口汽车,又向日本出口汽车。不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有 (C、比较成本理论 )

5.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贸易特点是

( B、创新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

6. 一些国家最初是服装的出口国,后来变成了进口国。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有

(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7.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标准化阶段,主要的出口国是(C、发展中国家)

8.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区别是( A、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 9. 当代世界贸易以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主,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有 ( D、重叠需求理论)

10. 不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方法有(B、技术无差异 ) 是非题

11. 根据重叠需求理论,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较少( × ) 12. 出口会损害本国消费者的利益( √ )

13.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引入期,贸易特点是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

国( × )

14. 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品通常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 ) 15. 在产品标准化阶段,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出口国( √ ) 16. 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重叠需求的范围比较大( √ ) 17. 重叠需求理论可以解释产业间贸易( × )

18. 重叠需求理论是由弗农(Vernon)提出的( × ) 19. 两国的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越相似( √ )

20.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贸易特点是创新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

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