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师用书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师用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练习时,要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要求尽量用简便的写法,并注意进位和退位。同时,由于连加、连减在计算中有的要进位、退位,有的不要进位、退位,有的可以口算,有的又要笔算,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发生错误,应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

4.加、减混合这一段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与连加、连减基本相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类推,先填好分步计算的第一个竖式,并算出得数。再填写第二步计算的竖式,并计算出结果。然后问学生:把它们写成连写的竖式该怎么写?让学生自己想出写法。练习时,要强调竖式的格式。

5.关于练习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教师说明怎样算,让学生自己算,竖式可以写在练习本上。 第3题,先让学生看统计表,说明题意,然后再计算。

第4题,口算两步式题,要求学生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记住,再算第二步。 第6题,是带着练习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第8题,属于游戏性质的练习。教师可以找两组学生进行夺红旗的游戏。

第30页的思考题是这样设计的:其中有两组数的差是62,另两组数的差分别是52和72,这样就增加了思考的难度。教师说明题意后,让学生自己解答。在学生解答之后,可以问一问学生是怎样找的,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找可以找得快,如可以想用62加里圈哪个数的得数是外圈的一个数,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这只是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要求。

(第31~32页)

教材说明

《标准》提出了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在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但还没有出现约等号。

例4是让学生判断妈妈要买三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可以结合这种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有时根据实际的需要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便于学生更完整、全面、深刻地认识数学的功能。估算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可以用连加,也可以用连减,还可以用加减混合,中间包含了加法的估算和减法的估算。教材上呈现了两种估算策略,有一名学生用连减的方法先估算出100-28大约得70,再估算出70-43大约得30,从而判断用剩下的钱买水杯还够,两步计算中都运用了估算。另一名学生先用加法估算出28+43大约得70,再口算出大约还剩30元,从而得出买水杯还够的结论,第一步计算运用了估算,第二步是精确计算。由于每个个体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不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是不同的,教材上除了提供这两种估算策略以外,还有一名学生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算呢?”提示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灵活采用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做一做”结合学生熟悉的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素材让学生进行加法估算。

第32页还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呈现了一个电脑教室的场景,让学生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使学生知道估计、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2.教学例4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再出示例4,让学生先说一说,要判断妈妈买这三种东西带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然后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尽量把所有的策略都展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采用。学生的计算方法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各不相同,即使估算的结果相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估算热水瓶和水杯一共花多少钱,结果都是50元,但可能有的学生是把28看成30,把24看成20,有的学生是把28、24都看成25,两种方法并没有优劣之分,所以交流的时候,要让学生把估算的过程表达出来。学生采取的策略可能是很丰富的,教师不要急于评判,更不能简单地认为估算结果离精确结果越近的方法越好。只要学生能运用适合自己的策略,把问题解决,都要进行鼓励。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最后,再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笔算知识,精确计算一下买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

3.关于练习六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让学生判断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这些算式的估算结果大都和80接近,要判断其精确结果是否比80大,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结果和80比,只要大致估计就可以了。例如,31+52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8,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超过80,38+39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6,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比80小。

第2题,小明原来有20多枝水彩笔,这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数,可以是21到29中间的任何一个数,再加上12枝,估算的灵活性就更大了。

第3题,在估算小亮大约还有多少个字没写时,采取的策略可以很灵活,可以先估算出两天一共大约写了多少个字,再进一步计算,也可以用100个大字减去第一天写的,再减去第二天写的,等等。

(第33~35页)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复习笔算时,教材注意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在练习七中安排了相应的练习题,重点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如第3、8题的平均错误率在10%以内,就基本达到了要求。

第33页第2题是对问题解决的复习,教材中给出了三个条件,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决。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2.复习笔算时,开始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说说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如做进位加法时,不要忘记在十位数上加进上来的1,做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从十位数里减去退走的1,等等。然后再做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3.复习第33页第2题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一般能提出“公鸡有多少只?”和“小鸡有多少只?”如果学生进一步提出“小鸡比公鸡多多少只?”“小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和公鸡一共有多少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等问题,教师要给予鼓励,并可让学生尝试着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学生可能还会提出“一共有多少只鸡?”的问题,虽然在计算上已经超过了这个单元的范围,但仍要鼓励学生提出来。

4.关于练习七中一些练习的教学建议。

第2题,学生既可以使用分步列式计算,也可以使用简便写法。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在可以运用口算的地方运用口算。

第5题是加法估算。不仅要让学生说出估算的结果,还要让学生说出估算的过程。

第6题,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既可以分别算出10年以后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再相减;也要引导学生理解父亲比儿子大的岁数是一个不变的数值,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从而采用简便的计算方法。

教学片断一: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例3。 教学过程:

屏幕上出示教科书第8页上的情境图和“明明”提出的问题“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教师:能直接回答“明明”提出的问题吗?怎样才能回答她的问题呢?

学生:不能,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一班和三班共有多少人,只有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才知道能不能合乘一辆车。 教师:怎样加?

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36+35=

教师:怎样算36+35呢?大家先用小棒摆一摆。

抽一名学生在展示屏台摆小棒,其余在下面操作(按教材第11页上的摆法摆)。 教师: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捆,多少根单根? 学生:6捆,11根。

教师:如果把11根中的10根捆成一捆,这时一共有多少捆、多少根? 学生:这时有7捆1根。

教师:根据上面摆的过程列竖式算一算,该怎样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个位上6加5得11,怎么写? 学生:向十位进1,在个位上写1。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整地板书计算过程:

学生分组议一议上面的计算过程。

教师:根据上面的计算,一班和三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学生:一班和三班不能合乘一辆车。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3。 教学过程: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两位数退位减法,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下面的题大家会算吗? 出示例题:50-24= 教师:笔算50-24,怎样列竖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个位上0减4够减吗?不够减怎么办? 学生:个位上0减4不够减,向十位退1。 教师: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

同桌的同学议一议,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定一名学生上黑板计算),计算后同桌的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突出退位的过程。

教师:大家已经会计算两位数笔算减法了,能根据前面的计算过程总结出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谁能比较完整地说一说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略)。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学生:相同的是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列竖式时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都是从个位算起;不同的是加法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减法个位上不够减时要向十位退1。

我长高了(第36~37页)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身高、步长、臂展(两臂伸开的长度)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下面具体介绍“我长高了”的测量活动。

教材设计了五个活动项目,即测量身高、测量臂展、测量跨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通过这些测量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各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也可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的数据。在这里教材设计了在学习测量时,教师在黑板上利用统计表进行记录的情景,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材还通过两个学生对话的情景(即一名学生从统计表中知道身高1米21厘米的有4个人了,另一名学生打算看看王丽有多高),使学生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在课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进行。

2.测量长度活动中所用的工具(如卷尺或皮尺)可以让有条件的学生准备,教师需要准备身高测量器。 3.测量长度:活动前,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的身高是多少?”“你的两臂伸开有多长?”“你跨一步有多长?”“教室的门宽是多少?”“窗户宽是多少?”等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先进行估计,教师对于学生估计的结果先不予评判,只作为问题为活动的进行做好准备,以激发学生活动的动机。进行活动时,可分组进行,四人为一组。具体测量内容不一定完全照搬教科书上的几项,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学生需要了解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如测量讲台的长度,教室门口走廊的宽度,学生的胸围、裤长等等。

除测量身高需要教师参与外,其余项目均可由学生分组独立测量,教师只需做一些必要的说明。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测量的机会,应要求每组的四个学生轮流测量、记录,不能始终由一两个人测量。

统计知识可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步渗透。在活动前,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在黑板上画好表格。在学生测量时,教师要根据测量的结果在表格中填写学生的名字,使学生看到统计表逐步制成的过程。由于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统计表,所以,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数据收集的任务。测量完成后,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例如,让大家说一说:看统计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内容?哪个高度的人数最多?等等。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例如,在测量门窗时,尺子的首末端要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最好利用门或窗已有的线段进行测量;在测量伸开手臂的长度时,被测学生的双臂要伸直、手指要伸平;在测量步长时,被测学生应该自然地走出一步,不能用力跨步,测量时,应同时选择左右脚的前端或后端,等等。对于测量的结果,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是多少厘米,如“李伟的身高是120厘米”,教师可提示学生说成是1米20厘米。

3、角的初步认识(第38~43页)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材说明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也不例外。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参见“加强实际操作与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文集》曹飞羽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因此,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教学建议

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角和直角本册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即可。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了。关于角和直角的其他知识,将在以后的教材中进一步学习。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例如,指导学生画角时,教师应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而不应说成:“从一点起,用尺子横着画一条线,斜着画一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1.角的初步认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