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对突出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其中一些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所在。

2.3.1资本不充足,风险资产规模较大

由于我各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高,资产补充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资本充足率就必须要努力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由于我国现行的评定制度不严明,商业银行没有对企业评估的内部评级的规章制度,也就无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的评级。这样商业银行只能通过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了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来降低风险敞口规模[9]。 2.3.2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不强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满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满足银行监督的需要,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控制制度和操作规则。对客户的资料不能做到完全共享。无法保证对客户的严格审查,这就使得了客户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的提高。

2.3.3法律制度环境不健全

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破产制度尚未建立,无形中就保护了借款人或保证人的权利而忽视了银行债权人的保护。这也给银行的利益带来啦一定的风险。因此,要从法律层面上对风险进行控制。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信息不对称、产权制度不明确以及人们预期的不明确,都会给信用风险的产生提供条件。 3.1 信息不对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在人们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关于银行的信用风险研究,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市场信息、会计信息和企业产品质量信息。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质量,这一点在信贷市场上显得尤为重要[10]。

3.1.1市场信息不对称

现代市场经济不同于理论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客观因素上存在着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一般性特征。要使得缺乏信息的一方获取全部信息,实现供求双方信息平衡,

5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需要一个公开透明的共享空间。如今的市场经济主体框架是建立在信用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倘若信息不对称,就会形成优势倾斜甚至隐藏关键讯息的局面。这对于缺乏信息的一方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更为严重的是恶劣的信用环境污染,造成欺诈、信用缺失、信用体制瓦解等重大的社会诚信问题。就一般情况而言,市场经济越发达,所获取的信息方法越完善。同时,也就越是要求企业(包括商业银行、政府相关盈利机构)诚实守信。相对而言,信用水平低下的市场经济环境难以培植出健康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缺失诚信,市场经济将无法正常运作。这样,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市场内的成交量迅速下跌,市场经济关系成为无源之水。 3.1.2 会计信息不对称

会计的本质是管理。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会计的信息失真必然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在资本市场上,投资人需要利用上市公司提供的财报信息作出股票决策。同样,债权人也会通过这些会计资料对债务公司进行评级。如果上市公司提供了虚假的会计信息,这无疑会对投资人和债权人造成误导,严重的情况之下还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增加经济的不可控性[11]。 3.1.3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一家企业的竞争力是否强劲。只有拥有质量品质过硬、销售业绩良好、发展前景开阔的产品,才能给投资者和债权人以足够的信心。在商品经济时代,部分企业妄图通过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抢占市场份额,侵犯消费者权益。造假者正是利用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信息掌握不足的特点,掩人耳目欺骗广大人民群众。这很容易使得商品市场信用跌落,从而抑制消费者需求,致使产品销售不畅,甚至会引起库存压力资金套牢等严重后果。 3.2产权制度不明确

信用风险是由于信用问题导致的,而产权制度的不明确正是其根源所在。信用是在财产性的市场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它既体现了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同时也规范了在市场交易中的财产责任。因此,信用问题的本质是财产问题或者产权问题。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可以阐明当中的原理。第一,市场主体拥有独立的财产才有讲信用的能力。第二,市场主体拥有独立的财产才有讲信誉的动力。第三,市场主体拥有独立的财产才有守信的内在压力。

6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在构建信用制度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强调产权的归属要清晰、权责要明确。其次,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当事者才能对自己享有的权利部分实施信用。相反地,倘若产权模糊,对于某一财产的使用和处置权利不明确,可能出现多方当事者都是从既得利益出发,导致其中部分当事者的信用失效。所以,只有首先保证每一项财产的产权明晰,才能很好的避免这种信用失效问题,实施信用量化管理其作用显得尤为突出[12]。 3.3预期的不确定

预期,当中包涵很多对未来的判断和预测。在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当中,预期的不确定性会对信用风险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有这样几个方面,包括对企业经营时间的预期不确定;对政府政策的预期不确定;对法律可信度的预期不确定。如果说信息不对称是主观性信用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那么预期则是主观信用风险产生的充分条件。预期是影响人们主管行为的最直接因素之一。私营企业主对自己私有财产的所有权的潜在担忧,是他们倾向于采取短期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这是预期在起作用。这些私营企业主由于没有明确完善的法律保护,使得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财产预期不确定,促使他们更加注重短期利益[13]。

目前,我国经历了体制改革的特殊时期,企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领导人。因此,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以企业主要经营者上任后的生命预期为极限。计划经济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市场经济也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当然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少一些,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多一些。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作用不可能彻底消失,某些时候市场的盲目性需要政府的合理有效政策进行干预。但是,政府的干预有时会令人有朝令夕改的感觉。政府政策的不规范、不稳定必然会对社会经济造成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某些人、某些企业的命运。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

传统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信用评分法-Z计分模型

美国的金融学者Altman早于1968年提出了Z值评分法,这是一个区分破产与非破产企业的判断函数,其基本思路是从众多财务比率当中提取最能反映企业综合经营

7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和信用状况的若干比率,分别给这些比率在综合评价中赋予权重,然后确定标准比率的前提下,与实际比率进行比较,评出每项指标的得分,最后评出总分。它的公式是:

Z=1.2X1+1.4X2 +3.3X3 +0.6X4 +0.999X5

通过五个变量:X1=营运资本/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权益市场/总债务账面值和X5=销售收入/总资产,并将这五个量组成Z值计分模型。Altman设定了判别函数的临界值,破产上限值为1.81,此极限值一下为破产区域,非破产值为2.99,值以上为非破产区域,之间是灰色区域。银行通过对值的计算,看借款人落入哪一段区域,由此预测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作出信贷决策。

该方法主要涉及三个关键环节:一是选择财务比率。主要包括四大类:盈利能力比率(资本收益率、销售利润和资产周转率);财务风险比率(财务杠杆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和资产负债率);营运资本和流动性(现金循环比率和流动比率)以及现金流量。二是各种比率的权重分配。三是临界值的确定。

我国目前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以传统的信用评分法对信用贷款进行考核。我国的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尚处于转轨和新兴发展阶段,资本市场还不发达,企业融资仍然以间接方式为主。资料表明。在中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为主的的间接融资比重达到8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间接融资40%的平均水平。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方式决定了中国的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

信用评分模型的优点是由于量化而相对客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判别函数是线性的,可能不能充分描述各因素与违约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历史财务数据,其评价结果有可能滞后于借款人信用品质的实际变化;并未将非财务指标纳入其中;对企业信用品质的区分比较粗略。 4.2债项评级法

20世纪70年代后,银行建立了内部评级体系,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债项评级即指根据客户的还款能力、贷款的偿还状况、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分析能力、抵押以及抵押品的情况进行分级,一般将债项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级。

(1)正常类

正常类标准: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足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