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学困生个性心理及辅导策略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农村高中学困生个性心理及辅导策略研究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一)政策依据。

我国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倡导素质教育,并于1993年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刚结束的十届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得好学,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社会的教育。”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历史时期。这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人而宜的教育,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针对性,能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地更好地发展。但是理想往往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的高中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化好学习困难学生一直是高中教师面临的难题,也是教师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可以说,转化好学困生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行“公平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现实依据。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武汉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普通高中,但生源一直为我区一中招生以后的学区内二档线、三档线学生(正招生和三限生)为主。近年来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初中学龄人口高峰向高中段转移,高中新生入学率逐年提高,从而不可避免地使相当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行列。学校现有班级65个,学生4400多人,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延伸,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难。由于普通高中教材的知识内容、课程标准和高考的要求并没有区分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这就使得农村普通中学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各年级中“学困生”的人数明显增长,学困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从2003年9月我校对18个班级入学新生的调查表明,有16%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上跟不上教学进程,表现为学习效率低,学习不得要领,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成绩奇差,达不到教学要求。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不仅影响这

一群体学生自身的成长,而且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难度,学困生问题已成为学校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因素,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学困生的研究对于教育者而言是一个大课题,其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现时性是我们教育者必须面对的。

(三)文献综述。

1、关于学困生的成因和界定,国内外主要有以下一些理论或研究成果: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困难也称“学习障碍”、\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S.Kirk)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我国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研究。至于学困生的定义,自1963年作为一个新名词登上教育大舞台以来,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可查阅到的与学习困难有关的术语及其定义已达90种以上。根据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专家的有关论断,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的理解是:在学业基础、学习行为倾向、学习方法与策略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按时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对于学困生的成因,巴班斯基对学业不良原因的分类,盖里蒙特的分类,波里索夫的图式,翟特林的分类,何家铿的差生成因分析,万智儒的差生个案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因分析,陈仙梅的结论,金星明、郭迪的调查,科尔曼报告,王敬国分层抽样调查等。这些理论和成果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学困生的成因。综合起来,⑴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生理因素;早期教育不良因素,青春期教育的缺失因素,智力因素,动力因素等等。⑵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办学思想不端正,高考指挥棒导致学校机制的形变,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困生的发展;教育者自身的缺陷,教师职业道德有待加强,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教育方法欠妥,对学生压抑有余理解不足;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没有形成合力,致使学困生的产生;教学方面的问题,教材要求偏高,课业负担过重,班级人数多教师工作量过大导致辅导学生不足等等。⑶从家庭因素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的不良行为影响,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气氛不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家庭生存环境恶劣,家庭缺乏温暖,不当激励、过分期望等。⑷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早期社会性学习存在缺陷,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等。

2、关于个性心理学和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心理学专家对个性心理及其特征结构等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们认为,个性心理学是以研究的人的个性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其发展、构成及表现的规律。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个性心理学注重心理差异的研究,更重视综合的“整体”,更注重对人内部世界稳定性的研究。个性作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与哲学、社会学和生理学的研究领域相比,心理学范畴的个性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心理学研究人的个性是考察在生物和社会制约下个体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规律;2、研究参加社会活动的个体的内部心理特性和过程与外部环境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个性内部特征和品质及其在个人行为上的调节作用;3、个性心理研究个性离不开生理学。心理学界为个性概念所下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没有一个为心理学工作者共同接受的明确定义。但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特殊矛盾,个性也是如此,个性的特征可分为整体性、个别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个性心理特征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对学困生的心理研究,心理专家们研究认为学困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2、具有胆怯心理。3、具有压抑心理。4、具有惰性心理。5、具有逆反心理。6、志向水平低。7、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速度慢,遗忘快。8、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力差。

通过查询资料文献和网络搜索,我们发现,对高中学生学困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在当代比较高,但对于农村高中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其个性心理的研究和辅导方法及策略的研究尚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作为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学困生,我们将有很多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做。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解决好学习困难学生学习问题,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行“公平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2.对学困生的研究对于教育者而言是一个大课题,其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现时性是我们教育者必须面对的。对于学困生的心理教育特别是其个性心理的研究和辅导工作尚是一个较新

的领域。作为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工作者,促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发展是第一要务,通过探索性的研究,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3、在个性心理研究方面,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农村高中学困生有其独特的一面,通过研究探索,探寻他们个性心理方面的特征及形成规律,总结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策略。

4.探索适合农村高中学困生辅导策略和方法。

5.培养和锻炼一批有责任心,有能力,能胜任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 三.研究对象:

本课题选取我校2008届和2009届(现高一、高二)部分学困生作为研究对象。要求每位研究人员选择10个左右,累计200人的学困生进行跟踪、追访、干预、辅导。另外,在研究过程中,将选取部分学困生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和家庭方面进行研究。

四、研究内容

(一)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困难也称“学习障碍”、“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根据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专家的有关论断,根据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专家的有关论断,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的理解是:在学业基础、学习行为倾向、学习方法与策略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按时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如何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育、教学补偿和矫治,使其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作为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工作者,促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发展是第一要务,通过探索性的研究,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二)对于学困生的心理教育特别是其个性心理的研究和辅导工作尚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在个性心理研究方面,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农村高中学困生有其独特的一面,通过研究探索,探寻他们个性心理方面的特点,总结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策略。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