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届中外园林史考纲答案整理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11届中外园林史考纲答案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外园林史考纲答案整理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P18

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人工山水园、自然山水园;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2、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P26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诗画的情趣; 意境的涵蕴。

3、 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及概念 P40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囿:养动物的场所,作用:为王室提供祭祀、丧祭牺牲、供应宴会野味;游观(具备了园林的雏形性质) eg:周文王 灵囿

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观:高而不方的高台;榭:台上有屋),台的功能:观天象,通神明;登高远眺,观赏风景

园圃:园——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 圃——种植蔬菜

既是经济活动,也有观赏目的

4、 殷周时期的园林的性质及典型代表 P54

殷、周时的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可统称之为“贵族园林”。它们尚未完全具备皇家园林的性质,但却是后者的前身。它们之中,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两处即:殷纣王修建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灵台、灵沼”,其他著名的还有楚国的章华台,吴国的姑苏台。

5、 秦代重要的离宫御苑有哪些? P66

上林苑(苑内最主要的建筑群阿房宫,为大朝所在的政治中心,也是上林苑的核心) 宜春苑(宜春宫,皇帝在苑内游赏、游猎时的歇憩之所) 梁山宫(避暑)

骊山宫(温泉,狩猎,游赏) 林光宫(甘泉宫别称)(兵家必争之地) 兰池宫 挖池筑岛,模仿海上仙山。

6、 甬道、复道、驰道、一池三山 P64 P65 P86

甬道:穿过宫苑区的驰道,两侧加筑墙垣以保证皇帝安全的通道 复道:为两层的廊道,上层封闭,下层敞开

驰道: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其他人没有权利走。始于秦,秦汉时期最为流行,规定的宽度是五十步,两旁种有树。 一池三山:一池——太液池;

三山——传说东海里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中国古代传说有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座仙山,山上住着仙人有长生不老的药方。在中国古典园林里面由于神仙思想的主导而摹拟的神仙境界实际上就是山岳风景和海岛风景的再现,这种情况盛行于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为了满足皇帝求仙的欲望,在园林中引水为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山,以摹拟神仙境界。)

7、秦代兰池宫 P68

(1)秦始皇时引水为池,就近建筑兰池宫,筑岛蓬莱,刻石为鲸,可视为秦代的水景园。风景佳丽,是游憩的好去处。也是皇家的游乐场所,秦朝末年,兰池宫遭毁弃。

(2)秦始皇十分迷信神仙方术,曾多次派遣方士到东海三仙山求取长生不老之药,最终无果。于是退而求其次,在园林里挖池筑岛,摹拟海上仙山的形象以满足秦始皇接近神仙的愿望,这就是 “兰池宫”。

(3)兰池宫在生成期园林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其一,引渭水为池,池中筑岛山,乃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其二,筑岛名为蓬莱山以摹拟仙境,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一个求仙的功能。

8、西汉上林苑 P70

(一)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汉武帝建元三年就秦之上林苑加以扩大,扩建。 (二)上林苑内容综述:

1)山水:“关中八水”贯穿于苑内辽阔的平原、丘陵之上,自然景观极其恢宏、壮丽。 昆明池,有训练水军、水上游览、渔业生产基地、摹拟天象,还有“蓄水库”的作用;影娥池、琳池;太液池,建章宫内,池中筑三岛摹拟东海三仙山。

2)植物,动物:上林苑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天然植被极为丰富,并人工栽植大量的树木,无异于一座特大型的植物园。苑内豢养百兽放逐各处,某些区域相当于皇家狩猎区,各种珍贵鸟兽及外国动物,上林苑则有相当于一个大型动物园。

3)苑:苑即园林,有三十六处“园中之园”,一部分为秦代旧苑,大部分为武帝时期及以后陆续 兴建,一般都建置在风景优美的地段作为游憩场所。如宜春下苑、乐游苑、御宿苑、思贤苑和博望苑。

4)宫:宫即宫殿建筑群。《关中记》所载上林苑宫殿建筑群共计十二处,分别为建章宫、承光宫、储元宫、包阳宫、尸阳宫、望远宫、犬台宫、宣曲宫、昭台宫、浦陶宫、黄山宫、扶荔宫。

5)台:上林苑内有许多台,仍沿袭先秦以来在宫苑内筑高台的传统。如眺瞻台、望鹄台、神明台、凉风台、灵台等。

6)观:观、馆二名往往互相通用,是汉代对体量较高大的非宫殿建筑物的通称。《三辅黄图》记载了上林苑内如昆明观、蚕观、平乐观、远望观、燕升观、观象观、便门观等二十一观的名字。 7)生产基地:类似一座庞大的“皇家庄园”。

9、宫和苑的区别 P94

宫:建筑群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其间,“宫”与“苑”浑然一体,也有吧部分山池花木扩大为相对独立的园林一区,呈“宫”中有“苑”的格局(如建章宫),一般建在都城或近郊,山池花木均有人工经营。

苑:建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苑,占地广、规模大。建筑散布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呈“苑”中有“宫”的格局(如上林苑),是多功能活动地区。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特点 P138

1、 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也未见有生产、经济运作方面的记载,但其规划设计则更趋于

精密细致。

2、 由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综合而成的景观,其重点已从摹拟神仙境界转化

为世俗题材的创作,更多地以人间的现实取代仙界的虚幻。

3、 皇家园林开始受到民间的私家园林的影响,南朝的个别御苑甚至由当时的著名文人

参与经营。

4、 以筑山、理水构成的地貌基础的人工园林造景,已较多运用一些写意的手法,把秦

汉以来着重写意的手法转化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5、 皇家园林的称谓,除了沿袭上代的“宫”、“苑”之外,称之为“园”的也比较多了。 就园林性质而言,它有两个类别——宫和苑,其中“宫”已具有“大内御苑”的格局,在都城的总体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城市中轴线的空间序列的结束。它不仅是皇帝日常游憩的场所,也是拱卫皇居的屏障。)

11、寺观园林的建置类型和作用 P159

1、毗邻于寺观而单独设置的园林,犹如宅园之于邸宅;(南北朝的佛教徒盛行“舍宅为寺”的风气,贵族官僚们往往把自己的邸宅捐献出来作为佛寺。原居住用房改造成供奉佛像的殿宇和僧众的用房,宅园则原样保留为寺院的附园)

2、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化; 3、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

作用:城市寺观不仅是不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居民公共活动的中心,各种宗教节日、法会、斋会等都吸引大量群众参加。群众参加宗教活动,观看文娱表演,同时也游览寺观园林。

12、隋唐西苑的规划布局特点及其在园林史上的意义 P193

隋之西苑即显仁宫,又称会通苑,在洛阳西侧,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园林。唐代,西苑改名为“东都苑”,武后时名“神都苑”。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

布局特点:总体布局以人工开凿的最大水域“北海”为中心。海中筑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岛山,海北的水渠曲折萦行注入海中,沿着水渠建置十六院。西苑大体上仍沿袭汉以来“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山上有道观建筑,但仅具有求仙的象征意义,实则作为游赏的景点,五湖的形式象征帝国版图。

意义:西苑内以建筑为中心,用十六组建筑群结合水道构成园中有园的小园林集群,是一种创新的规划方式。五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摹拟天然河湖的水景,开拓水上游览内容。苑内大量建筑营造,植物配置范围广泛、移栽品种极多。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西苑不仅是复杂的艺术创作,也是庞大的土木工程和绿化工程。它的设计规划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到来。

13、唐代主要的私家园林有哪些? P214 P221

城市私园:洛阳——归仁里宅园(宰相牛僧孺)、履道坊宅园(白居易) 郊野别墅:

一、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方便,而风景优美地带:

平泉庄(李德裕)、浣花溪草堂(杜甫) 二、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庐山草堂(白居易)

三、依附庄园而建置:辋川别业(王维)、嵩山别业(卢鸿一)

14、唐代主要的公共园林有哪些? P250

乐游原(青龙寺,以佛寺为中心的公共游览胜地) 曲江,又名曲江池(芙蓉苑、杏园、昆明池)

15、艮岳造园艺术的成就 P282

建于北宋,又称华阳宫。建园之先经过周详的规划设计,然后制成图纸,再建成园。 ①筑山 独特构思和精心经营,万岁山居于整个假山山系的主位,其西的万松岭为侧岭,其东南的芙蓉城则是延绵的余脉,南面的寿山居于山系的宾位,隔着山水与万岁山遥相呼应。筑山特点:宾主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即把天然山岳做典型化概括,有体现了山水画所谓“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的构图规律。 ②置石 经过优选的石料千姿百态,故艮岳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