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②行政之成,实行教民政策:鼓励养蚕,繁兴六畜,生产粮食,兴办教育,使民养成高尚道德。

5.小结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第三,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

五、归纳文章主旨

文章阐述了统治者想要使民加多应持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六、总结本文的特点。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色鲜明。

①巧设譬喻,迂回曲折。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入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役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②逻辑谨严,层层深入。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③词丰笔活,理足气盛。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式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七、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课内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下列加红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3.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寡人之民不加多 B.谨庠序之教

C.是寡人之过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列句子当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 )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6.下列各句中加红色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7.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 )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王好虞,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①。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②,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③,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注释〕①廷尉,汉朝中央最高执法官。②跸:皇帝出行的车马。此处指发出警告,禁人通行。③当:判决。

8.对文中加红色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皇帝)行出中渭桥 B.于是使(使者)骑捕

C.而更(改变)重之 D.上使立诛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则已

9.对文中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乘舆马惊——皇帝坐的车子所驾的马受到惊吓。 B.属之廷尉——把那人交给廷尉衙门严办。

C.廷尉,天下之平也——廷尉是天下平安无事的依赖 D.释之治问——由释之来查究考问。

10.由'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民安所措其手足? B.廷尉,天下之平也 C.固不败伤我乎! D.此人亲惊吾马

11.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固不败伤我乎 B.属之廷尉 C.今法如此 D.乃苦身焦虑

12.对'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一句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A.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会任意减轻或加重刑罚 B.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都会加重刑罚 C.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都会减轻刑罚

D.一有偏差,天下执法的人就会有时减轻有时加重刑罚

13.对这段文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属之廷尉的做法本身便是错误的,所以致使以后的行为更加错误。 B.那个惊了马的人是个生意人,他并非是有意识的。

C.释之认为犯了法的人应交有关部门处理,皇帝不应自行处理。 D.释之认为随意更改法律就会使百姓失去对国家法典的信任。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yòu天子诸候养禽兽的地方)①方七十里,有②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③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圃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往焉,雉兔者(这里指猎人)往焉。与民同④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之内,有圃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⑤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⑥宜乎?”

14.解释文中加红色的词。

①方 ②诸 ③犹 ④之 ⑤如 ⑥宜

15.这一则故事体现了孟子的什么观点?

答:

16.孟子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答:

17.孟子为什么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说齐宣王是“为阱于国中”? 答:

18.翻译这篇文章。

答:

习题参考答案 ㈠

1.C 2.D 3.D 4.DE 5.AD 6.B 7.(B) (EG) 8.A 9.C 10.B 11.B 12.A 13.D ㈡

14.①方,见方 ②诸,相当于“之乎” ③犹还

④之,它,指文王之囿 ⑤如,如同 ⑥宜,合适、适宜

15.孟子主张推行王道仁政。

16.孟子是通过百姓对“文王之囿”和“寡人之囿”不同态度的对比来说明自己观点。“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以为小”;“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以为大”。问题是前者能“与民共之”,后者不能。

17.“阱”是捕兽的陷坑。齐宣王的园囿就在首都的郊外,纵横有四十里,谁要杀害了里面的麋鹿,就等于犯了杀人罪,这样,园囿也就成了陷发于死地的陷阱。孟子对这种做法很不赞成,所以就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 18.翻译

齐宣王问道:“(听说)周文王有一个七十里见方的捕猎场,真的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问:“真有那么大吗?”

(孟子)说:“可百姓还嫌它太小呢!”

(宣王)说:“我的捕猎场才四十里见方,可百姓还觉得太大,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文王的捕猎场七十里见方,割草砍柴的人可以随便去,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随便去,是与百姓共享的公用猎场。百姓嫌它小,不是很合理吗?我刚到达(齐国的)边境时,问清国家的重大禁令以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在国都的郊野有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如果有谁)杀死了场地里的麋鹿,就跟杀死了人同等判刑,那么,这四十里见方的捕猎场所,简直成了国家设置的陷阱。百姓觉得它太大,不也同样合乎情理吗?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