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农业推广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生态区域性2.效果的不稳定性3.综合性和相关性 4.不可逆转的时序性 5.应用的持续性和分散性 五 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

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就是用来衡量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效果的一种尺度。

通常用平均数、绝对值、相对值等来表示,有了这些指标的量作尺度,就可以使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数量化。便于人们对转化工作的效率、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价。 一般采用 Y=∑x ji 公式使其量化 式中: y(o<y>100)代表某个成果的量化分值

x 代表需评价的指标值(o<x>100),I 代表评价指标的个数(i=1…… n ) ji 代表某个被评价指标在全体被评价指标中所占的权重(o<J>1) 1.产量增减量(IDNi) IDNi=yi-xi-

yi 新技术单位面积(或规模)的产量(或产值)。xi 代表对照技术单位面积产量(或产值)。i 1……n为评价指标的个数。 2.某些指标的生产率: (PRi)= Yi/Xi

Yi 第i个指标的生产量 ,Xi 第i个指标的面积或规模 3.某种资源的利用率(URi) URi = Yi / Xi

Yi 新技术第i个资源指标的实际利用量,Xi 第i个资源的总投入量 4.某种指标的提高率(IRi)

IRi=(Yi /Xi - 1)×100%

Yi 新技术第i个指标的具体数量,它可是绝对值,也可是相对值。Xi 旧技术第i个指标的具体数量,它可以是绝对值,也可是相对值。 幻灯片38

5.某种指标的降低率(DRi) DRi =(1- Yi / Xi)× %

Yi 和 Xi 在式中意义与式IRi中相同。

6.经济效益 = 单位规模新增纯效益×缩值系数×累计推广面积(规模)-成果研究及推广总费用 7.成果今后可产生的经济效益=已获总效益÷总效益计算年数÷原来推广规模×今后预计推广规模×预计还可推广年数 8.年均经济效益

年均经济效益=(已获经济效益+还可产生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计算年数 9.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

= 年均经济效益×科研单位分计系数/(直接科研经费+间接科研经费) 10.推广度 = 实际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100% ? 推广度是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程度的一个指标。 ? 多项技术的推广度可加权平均法求得平均推广度。

11.推广率= 已推广的科技成果项数/总的成果项数×100%推广率是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程度的指标。

六、对农业推广项目实施结果的评价内容

1. 推广资金管理评价2. 推广物质管理评价3. 推广人员参与项目实施能力评价

4. 农业推广档案管理和农业信息评价5. 对农业推广方法的评价6. 对农民行为的评价

第二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 ?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

1.转化主体 从事转化的人和机构 2.转化客体 技术成果 3.转化受体 采用成果的单位 三者是授受关系,转化是一授受过程,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 1.成果质量

(1)成果的创新性 (2)科技成果的成熟性(3)成果的效益性 (4)成果的适应性 (5)成果的实用性 2.成果转化系统体系建设

(1)应用成果产出系统(2)成果鉴定系统 (3)技术推广系统 3. 市场的需求

4.生产者的有效需求 5.政策与资金

三、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常见的几种运行机制 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所具有的,使系统整体保持正常运行所涉及各种功能的有机组合,以及综合功能得以发挥的规则、秩序,和相互协调统一的调控、制衡方法与措施。 其实质内容是将领导、科技、推广、农民行为在科技成果转化这一领域内的动力激励功能,整体调控功能,定向发展等功能的有效统一。

1.科、教、推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成就 问题 前景

2.技、政、物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产生的原因:对政策、科技、投入的认识,科技攻关联合体集团,承包服务体 3.农业高新技术科技园的运行机制 ? 农业高新技术科技园,是在学习借鉴工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运行机制(国外称工业孵化器)

的基础上,在“九五”期间涌现出的新生事物。

? 由于农业科技园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良好,按市场机制运作,与

市场经济体制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科技园运行机制的特点

科技园在建立初期,主要由国家投资或兼管(也有股份制合作投资),一但建成或采用集体经营管理,或个体承包经营,进入自主经营、自负营亏,充分利用技术合同法,免税等优惠政策,完全按市场机制运作,视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研发和生产方向,受行政干预少。 4.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 运行机制

产生的原因:农业现代化程度愈高,农业产品的商品率也越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自给,而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联产承包负责制条件下的小规模经营,成本高,品质差,效益低,甚至增产不增收。走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的特点

? (1)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风险共负,利益分享,调动了企业和农户两方的积极性和责

任心。(2)通过定单的形式,实现了分散 经营与大规模生产的有机结合,解决了产供销分离的问题。实现了农业生产专业化,提高了效益和商品率。

(3)延伸了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4)企业承担产前预测\\产中的技术服务和产后的包销,掌握着运作的主动 权。 (5)受市场特别是外贸形势影响,这种结合很不稳定。

(6)企业投资开发或引进技术成果,减轻了国家负担,吸纳了大量技术人员。 5.经营、咨询、推广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实现了单纯服务型向有偿、无偿服务相结合的过渡.解决了技术服务与物质供给相分离的矛盾。 经营所获利润可增强推广机构的活力和实力,使推广机构具备自积累、自发展扩张的机能。

第三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 一、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后,可产生显著的直接经济效益和潜在的生态经济效益。通过三种途径: 一是节本、增效 二是节本、增产、增效三是增本、增效 技术的产量上限与经济上限

? 技术的产量上限 是指某项技术成果在最佳环境条件和管理调控措施的作用下,所

达到的单位面积最高产量。因实现最佳措施的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一定最高。 ? 技术的经济上限 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所获得的最高纯收入(利润)。

它一般在高产基础上出现,但不一定出现在最高产量阶段。

技术成果的产品(产量)上限与经济上限的不一致性,主要受生物生产内在规律和资源利用中报酬递减规律的双层制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成果转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重要问题。

二 生态效益——最高目标

? 成果转化的结果应是提高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生物的多

样性,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转化的结果应有助于人类更科学有效的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

益,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科学开发利用无限资源,节约利用有限资源,使人类永远处在一个生生不息的可持续生态环境中。 1.研究阶段

运用基础理论成果研究并创造应用技术,是人类从认识自然向改造自然过渡的重要转化阶段。选题方向正确与否,对生态效益影响作用尤为重要。选题正确,有利于人类更好的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 选题不当,则会造成“技术异化”,即人们按理性思维而研究的技术成果,在一定发展阶段却偏离了良好愿望,产生与人类对立的效果。 2.推广阶段

? 在应用推广阶段,对应用技术成果的选择及推广规模的大小、各类成果在一个地区应用

比例问题,仍然会给生态效益造成巨大影响。

? 要掌握和处理好宏观与微观,当前与长远,单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避免单一化、维护

和改善业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 外来物种引进问题

? 水浮莲 兔子 葛藤 仙人掌 风信子 大米草 紫茎泽兰 薇甘菊 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喜生长于光照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对土壤生态环境要求很低,具有超强繁殖能力、喜欢攀援的藤本植物,攀上农作物、灌木和乔木之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并分泌毒汁,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全部覆盖其他植物后,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而使该植物窒息死亡。在全国范围来看,以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四省的薇甘菊蔓延情况最为严重。 三 社会效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是建立在经济和生态效益基础之上的更高形式的综合性效益。正像江泽民同志致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的信中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未来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将越来越首先表现为科技

实力的竞争。我们要在下个世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技术被亿万人民群众所掌握,就能更好地成为利用和开发自然,推动社会主文明进步的巨大力量。”

第二章 农业推广心理学原理

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内容

? 推什么—— 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 ? 为什么推—— 重要性和必要性 ? 怎么推—— 推广的方式方法

? 推给谁—— 研究农民心理和行为规律 ? 谁来推—— 推广人员心理和素质

? 推后成效——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 农业推广心理学(推给谁,谁来推)

研究农民群体心理,打破或运用农民群体的心理定势,搞好推广服务工作。了解农业推广对象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 了解农民的迫切实际需要、需求层次、潜在需求,通过诱导策略变潜在需求为有效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掌握农民群体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农业推广人员的思维训练和个性培养,能够通过心理互动,利用农民的心理定势为农业推广服务。 重点和难点:心理定势的类型以及农民群体的心理定势的利用。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推广心理学研究的是具体的推广实践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第一节 农业推广活动中的农民心理 一、农民的群体心理

(一)群体的一般概念:群体是通过一定社会关系连接起来的人群集合体。

群体的特征:各成员工作上相互联系,心理上彼此意识,感情上交互影响,行为上相互作用,各成员有“我们同属一群”的感受。 (二)农民的群体的特征

既有一般群体的共同特征,又有农民群体的特殊性

? 群体规模和性质的不确定性 群体成员情感联系的紧密性 群体成员信息共享

的制约性 群体中核心人物的重要性 (三)农民群体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又叫心理惯性,也称动力定型,是指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以前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续同类心理活动的决定作用和定向趋势.心理定势可以成为人们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重要心理基础,也可以成为心理阻力。心理定势有很多方面的表现,比较常见的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经验效应和移情效应等。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第一印象对以后认知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是初次对某人某事进行感知所留下的印象,它会影响以后对此人此事的印象、评价和判断,这就是首因效应,即先入为主的效应。

首因效应与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活动中,不仅存在农民对农业推广者的第一印象,还存在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第一印象。首次推广活动一旦失败,以后的工作便难以展开。因此,必须作好充分的资料、物质、技术准备,争取一次成功。 2. 晕轮效应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