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复习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免疫学复习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细胞因子(cytokine, CK)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活化的免疫细胞分泌的、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多肽物质的统称。

来源:广泛。主要由免疫细胞,尤其是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按其主要生物学功能分类

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2.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3.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4.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5.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GF) 6. 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因来源于白细胞,参与白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而得名.迄今已发现IL-1~IL-28。 2.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 因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作用而得名。

? 分类:分为IFN-α、IFN-β、 IFN-γ三类。

I型IFN: IFN-α、IFN-β,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产生。 II型IFN:IFN-γ,主要由活化T细胞、NK细胞产生。

3.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因在体内外均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得名 TNF-?: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TNF-?: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

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将不同实验室用单克隆抗体所鉴定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CD。CD分子即是细胞膜分子的命名编号(1-247)。 参与免疫应答的CD分子

一、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信号转导的CD分子 (一)参与T细胞识别抗原的CD分子

1. CD3

? CD3分子由?????5种多肽链组成 ? 与TCR形成TCR-CD3复合物; ? 是成熟T细胞特征性的表面标志;

? CD3分子可稳定TCR结构,并传导活化信号至细胞内; 2. CD4 和CD8

? 是TCR识别抗原的共受体,分别结合MHC-II和MHC-I分子。 ? 鉴定T细胞亚群的表面标志

? CD4分子是HIV的受体,与HIV感染有关 (二)参与B细胞识别抗原的CD分子 3. CD79a/CD79b

? 与BCR结合成复合物,

? Ig?/Ig?相当于TCR-CD3复合体中的CD3分子,参与抗原识别信号的传递 ? 属B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 4. CD19/CD21/CD81复合物

二、提供免疫细胞活化共刺激信号的CD分子 1. T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分子

CD28与CD80(B7-1)/CD86(B7-2)分子

另外: CD152 (CTLA-4)抑制活化T细胞扩增

2. B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分子 CD40与CD154(CD40L) 三、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1. 构成IgFc段受体CD分子

介导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 2. 细胞凋亡相关的CD分子

CD95(Fas)与CD178(FasL)结合,介导活化 T细胞凋亡. 七、 免疫应答过程 体液

细胞 (效应)(完整过程)细胞分类

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也称辅佐细胞(accessory cell)。 抗原呈递细胞分类

专职APC: 能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和T细胞活化的协刺激分子,抗原递呈能力强,包括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B细胞等。

非专职性APC诱导性表达MHC-II类分子,抗原递呈能力弱,包括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

抗原呈递(antigen presentation):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降解为抗原肽片段并与胞内MHC分子结合,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呈递给T细胞识别的过程。

抗原处理(antigen processing) :APC细胞将胞浆内自身产生或摄入胞内的抗原消化降解成一定大小的抗原肽片段,以适合与胞内MHC分子结合。 递呈抗原的来源

* 外源性抗原:来源于APC外的抗原,通过溶酶体途径由MHC-II类分子递呈给CD4T细胞。 * 内源性抗原:细胞内合成的抗原,通过胞质溶胶途径由MHC-I类分子递呈给CD8T细胞。 抗原递呈

1、胞质溶胶途径(MHC-I类分子途径)

内源性抗原被胞质溶胶中蛋白酶体降解为小分子抗原肽后,与 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 MHC-I类分子复合物,供CD8+T细胞识别的过程。如病毒抗原、肿瘤抗原,组织抗原等主要经此途径递呈

内源性抗原(如病毒抗原、肿瘤抗原等) 被蛋白酶体酶解↓胞质

抗原肽(含8-13个AA) 经TAP转运至↓内质网

形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 转运至↓APC表面 递呈给CD8+T细胞识别

2、溶酶体途径(MHC-II类分子途径)

外源性抗原被APC摄取、加工、处理为抗原肽,与MHC-II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表达于APC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的过程。 Ii 的作用

参与II类分子的组装和折叠;

封闭II类分子的肽结合槽 ?阻止II类分子与胞浆中内源性抗原结合 引导组装后的MHC-II类分子转运至小室

外源性抗原 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

↓ (内质网中) ↓吞噬、内吞、吞饮 ↓

吞噬小体 li占据抗原结合槽 ↓ 溶酶体 蛋白酶↓ MIIC

吞噬溶酶体 li CLIP ↓

↓ 蛋白酶作用 DM↓

降解成13?18AA小肽 + CLIP脱落,暴露抗原结合槽 ↓

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 ↓

转运至APC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 3、CD1分子递呈途径(不考)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Ir):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失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细胞免疫应答的四个阶段 (1)、抗原识别阶段 1. 对抗原的摄取:

吞噬、吞饮及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2. 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 外源性抗原:APC/ MHCII?CD4+T细胞

? 内源性抗原:APC或靶细胞/MHCI?CD8+T细胞 3. 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淋巴结深皮质区)

? 抗原识别:双识别:TCR-肽,TCR-MHC 共受体:CD4-MHCII, CD8-MHCI

? APC-T细胞共刺激分子对的结合:B7-CD28 (2) 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CD4+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CD4+T细胞的活化 (1)活化信号1 (抗原识别信号) * 双识别:TCR-肽/MHCII/MHCI * 共受体:CD4-MHCII, CD8-MHCI * CD3传递特异性抗原识别信号 (2)活化信号2 (协同刺激信号) * 如B7-CD28等黏附分子结合 (3)细胞因子(如IL-1等)

* 也是T细胞充分活化重要条件

活化T细胞

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受体 ↓IL-2+IL-2R T细胞克隆增殖 ↓

分化为Th0

↓IL-12,IFN-g ↓IL-4 分化成Th1 分化成Th2 CD8+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 Th细胞非依赖性(直接活化)

由病毒感染的APC直接激活CD8T细胞,无须Th细胞辅助。

? Th细胞依赖性(间接活化)

* APC表面同时表达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和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向CD4和CD8T细胞递呈抗原;

* CD4+T细胞和CD8+T细胞需识别同一APC所递呈的特异性抗原;

* CD4+T细胞提供IL-2或刺激APC表达协同刺激分子,辅助CD8+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活化T细胞的转归

? 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

? 活化T细胞转变为记忆T细胞,参与再次应答; ? 活化T细胞发生凋亡,及时终止免疫应答。 -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 被动细胞死亡

3、T细胞应答的效应阶段 T细胞应答的效应及其机制 一、效应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 合成和分泌多种效应分子:多种细胞因子、细胞毒素 * 表达多种膜分子

- CD40L→提供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并活化Mφ - FasL→杀伤靶细胞;也可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 - CTLA-4→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

- 高表达CD2和LFA-1→增强 T细胞与靶细胞的亲和力 - CD45RA转变为CD45RO →使效应细胞对抗原刺激更敏感 *发挥效应时不再需要共刺激信号 二、CT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特异性识别与结合阶段:

-效-靶细胞通过黏附分子非特异性结合 -(CTL)TCR-肽/MHCI(靶细胞)特异结合 CTL的极化:

TCR及共受体向效-靶接触部位聚集?细胞骨架、亚细胞结构及胞浆颗粒向靶细胞重新排列和分布

致死性打击阶段: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穿孔素(perforin) →靶细胞坏死 颗粒酶(granzyme)→靶细胞凋亡 - FasL /Fas和TNF/TNFRI途径 介导靶细胞凋亡

CTL的杀伤特点:抗原特异性、MHC限制性、直接接触、高效性与连续性 CD8+TC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