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5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十单元电子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人教版2015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十单元电子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列表法和假设法的一般性。

由于“鸡兔同笼”问题的原题数据较大,不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所以教材以化繁为简的思想为指导,先在例1中安排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方法。

“阅读材料”中介绍了原来孙子提出的大胆设想。他假设去掉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而每只兔也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由原来的94只,变为47只;而且,此时的鸡就变为“一个头和一只脚”,兔子则是“一个头两个脚”。由此可以知道,只要有一只“双脚兔”,脚的数量就比头的数量多1,所以“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的数量与它们的头的数量之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鸡的数量就是35-12=23(只)。

日常生活中,“鸡兔同笼”的问题有很多的变式。教材在“做一做”中安排的日本民间流传的“龟鹤算”问题以及租船、植树等实际问题均与“鸡兔同笼”本质相同,通过让学生解决这些相关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鸡兔同笼”问题的实质,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巩固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鸡兔同笼问题 二、重难点设置:

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尝试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难点:弄清“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策略,经历多样化解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学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集趣味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具有训练智能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好题材。教材呈现两种基本的解题思路:列表法和假设法。列表法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数据较大时比较繁琐,适用性有限;假设法是一种算术法,计算比较简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策略,但算理抽象,理解有一定难度。

调查发现,对于“鸡兔同笼”问题,一部分学生在“奥数”中接触过,但多数学生还缺少独立解决本问题的策略,没有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所以,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适当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尝试、探索、交流、比较中,弄清“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策略,经历多样化解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教学要求: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1、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探讨不同的方法。 2、适当的把握教学要求。

1

一课时 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3—105页的内容及第106页练习二十四。 教学目标 课型 新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课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3、体会解答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从简单情况入手”的数学思想方法。 经历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设 计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情景图,了解古代“鸡兔同笼”问题) 师:读情境图,你能读懂情景图中古代的“鸡兔同笼”问题吗? 生:“今有雏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雏兔各几何”。这是出自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一道数学题。 师:你明白上面的问题说的什么意思吗? 生:它的意思是说,笼子里欧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由于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你是怎样理解“鸡兔同笼”的? 生:就是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里。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二、自主探究 师:解答“鸡兔同笼”问题,可以从例1的简单问题入手分析。在简单问题中找到方法和策略,然后运用此方法和策略去解答数量较大的问题,在数学上,这叫“化繁为简、从简单情况入手”。 (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例1) 师:读题,你能找出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吗? 生1:已知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生2:所求问题是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从上面数,有8个头”说明了什么? 生:“从上面数,有8个头”就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 师:“从下面数,有26只脚”说明了什么? 生:“从下面数,有26只脚”就是说鸡脚和兔脚的和是26只。 师:有了上面这些信息,谁先来猜猜,笼子里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 (给予少许时间让学生猜测) 生:鸡和兔可能各有4只。 师:如果鸡和兔各有4只,那么一共就有2×4+4×4=24(只)脚,对吗?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教 学 过 程 2

生1:不对,和题意矛盾,不吻合。 生2:可能有3只兔、5只鸡。 师:如果有3只兔、5只鸡,则共有3×4+4+2×5=22(只)脚,符合题意吗? 生:也不符合题意。 师:看来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不能乱猜,即便猜对,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数据较大时,猜的过程就很繁琐。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可以采取按照猜想的顺序列表进行探究。 1、列表法。 师:好,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大家来填一填,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来,开始。 鸡 8 7 6 兔 0 1 脚的只数 16 18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说出自己填的答案。 师:通过列表法,你发现了什么?你找到答案了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1:通过列表,发现鸡的只数越少,则兔的只数就越多,脚的只数也就越多;鸡的只数越多,兔的只数就越少,脚的只数也就越少。 生2:当3只鸡、5只兔时,脚的只数和正好是26只,所以笼子里有3只鸡、5只兔。 师:这个方法能帮我们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2、假设法。 师:如果假设笼子中全部是鸡,会出现什么结果?和题中给出的信息比较,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假设笼子里都是鸡,则脚有8×2=16(只),这样脚比原来少了26-16=10(只)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生:因为把兔看成鸡,每只兔少看了4-2=2(只)脚,也就是说兔有10÷2=5(只),这样鸡就有8-5=3(只) 师:想一想,你能把上面的想法写出算式吗? 生:兔的只数是(26-2×8)÷(4-2)=5(只),鸡的只数是8-5=3(只) 师:如果假设全部是兔,你会解答吗?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 假设全是兔,则脚有8×4=32(只),这样脚比实际多了32-26=6(只),因为把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就要多出4-2=2(只)脚,所以鸡一共有6÷2=3(只),这样兔就有8-3=5(只)。 师:你能把上面的想法写出算式吗? 生:鸡的只数是(8×4-26)÷(4-2)=3(只),兔的只数是8-3=5(只) 3、用假设法解答《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师:你会用假设法解答《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吗?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1:假设全是鸡,则兔的只数是(94-35×2)÷(4-2)=12(只),鸡的只数是35-12=23(只)

3

生2:假设全是兔,则鸡的只数是(35×4-94)÷(4-2)=23(只),兔的只数是35-23=12(只) 师:你能检验你的答案是否真确吗? 生:12×4+23×2=94(只),所以正确。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列表法进行分析,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解决。 生2:采用“假设法”时,先假设都是同一种事物(或都是另一种事物),再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进行修正、推算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化繁为简、从简单情况入手”的数学思想方法。 生2: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 五、板书设计 第十单元 总复习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有:观察物体(为)、三角形、图形运动(二);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有: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实践与综合领域的内容有: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综合与实践等。所以,对本册教材的复习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与过程体验,体现知识的概括、总结、分类、系统化的过程,要改变学生的复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复习方法。 学情分析:这册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基本概念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梳理,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恶化其他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外通过总复习,查漏补缺,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1、数与代数

第一课时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教材第109页1题及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教学内容 第6题。 课型 新课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运算的顺序,教学目标 巩固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复习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