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第一章考题(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淀粉第一章考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淀粉工艺学

一、填空题

姓名: 学号: 第一章 测验题

1、淀粉是由单一类型的( 糖单元 )组成的( 多糖 ),而与淀粉的来源无关。 2、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严格的分子式为(C6H12O6(C6H10O5)n )。

3、淀粉主要是由(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两级分组成。根据分离分级技术的进步,淀粉还分出(中间级分 ),一般称为(支化较少的支链淀粉或轻度支化的直链淀粉 )。

4、一般直链淀粉的分子量为(5~20万),相当于由(300-1200)个葡萄糖残基聚合而成。支链淀粉分子量要比直链淀粉大得多,大约为(20~600)万,一般聚合度在为(4000~40000),大部分在(5000~13000)。

5、淀粉颗粒不是一种(淀粉)分子,而是由许多(直链)和(支链淀粉)分子构成的(聚合体),这种(聚合体)不是无规律的,它是由两部分组成,即有序的(结晶区)和无序的(无定形区)。

6、直链淀粉分子呈( 螺旋)结构。直链淀粉与碘和脂肪酸的不是(化学)反应,而是形成了( 螺旋)包合物。

7、人们对支链淀粉分子结构模型的认识分为以下六个阶段(层叠式)结构、(梳子)结构、(树枝状)结构、(对树枝状模型)修正、(束簇)模型、(对束簇模型)修正。

8、淀粉在胚乳细胞中以(颗粒状 )存在,一般( 17)亿个颗粒/克。 9、淀粉颗粒的形状,不同种类的淀粉颗粒一般具有(圆形(或球形))、(卵形(或椭圆形))和(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同一种来源淀粉颗粒也有(差异)。 10、淀粉颗粒的大小,不同来源的淀粉颗粒大小(相差)很大,同一种淀粉来源其大小也有( 差异 )。 二、简答题

1、轻度分支直链淀粉分子与直链淀粉中的支链淀粉分子的不同点: (1)支链淀粉的分子量比轻度分支直链淀粉分子大。

(2)轻度分支直链淀粉β-淀粉酶的分解极限只有40%左右,而支链淀粉的分解极限为55%~60%。

(3)淀粉颗粒随处理温度升高时,最先溶出的是线状直链分子,之后是轻度分支直链淀粉分子,支链淀粉则在最后被溶出。 2、淀粉遇碘产生蓝色反应,这种反应是什么反应?

不是化学反应。而是呈螺旋状态的直链淀粉分子能够吸附碘形成螺旋包合物。每6个葡萄糖残基形成一个螺圈,恰好能容纳1个分子碘,碘分子位于螺旋

1

中央。

3、 吸附碘的颜色反应与直链淀粉分子大小如何? 聚合度不同,其颜色变化也不同。 聚合度 12以下 12-15 20-30 35-40 45以上

4、什么叫淀粉颗粒的单粒、复粒和半复粒,并画出简图?

只有一个粒心为单粒。

在一个淀粉质体内包含有同时发育生成的多个淀粉颗粒称为复粒。 由两个或更多个原系独立的团粒融合在一起,各有各的粒心和环层,但最外围的几个环轮则是共同的,是半复粒。

5、什么叫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什么叫淀粉颗粒的结晶化度?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呈现黑色的十字,将淀粉颗粒分成4个白色的区域称为偏光十字或马耳它十字。

淀粉颗粒的结晶态部分占整个颗粒的百分比,称为结晶化度。

6、淀粉组分分离的原则是什么?

一是不能使淀粉的性质发生变化(如仍保持螺旋结构); 二是淀粉不能发生降解。

7、什么是淀粉的糊化?什么是淀粉的糊化温度?

若把淀粉的悬浮液加热,到达一定温度时(一般在55℃以上),淀粉颗粒突然膨胀,因膨胀后的体积达到原来体积的数百倍之大,所以悬浮液就变成黏稠的胶体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gelatinization)。淀粉颗粒突然膨胀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又称糊化开始温度。 8、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 ⑴淀粉颗粒晶体结构的影响 ⑵水分的影响 ⑶碱的影响

2

颜色变化 不呈颜色变化 棕色 红色 紫色 蓝色 ⑷盐类的影响 ⑸糖类的影响

⑹极性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⑺脂类的影响 ⑻化学变性的影响 9、什么是淀粉的回生?

淀粉稀溶液或淀粉糊在低温下静置一定的时间,混浊度增加,溶解度减少,在稀溶液中会有沉淀析出,如果冷却速度快,特别是高浓度的淀粉糊,就会变成凝胶体(凝胶长时间保持时,即出现回生),好像冷凝的果胶或动物胶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回生或老化,这种淀粉称为回生淀粉(或称β-淀粉)。 10、淀粉回生的本质是什么?

回生的本质是糊化的淀粉分子在温度降低时由于分子运动减慢,此时直链淀粉分子和支链淀粉分子的分支都回头趋向于平行排列,互相靠拢,彼此以氢键结合,重新组成混合微晶束。其结构与原来的生淀粉颗粒的结构很相似,但不成放射状,而是零乱地组合。由于其所得的淀粉糊中分子中氢键很多,分子间缔合很牢固,水溶解性下降,如果淀粉糊的冷却速度很快,特别是较高浓度的淀粉糊,直链淀粉分子来不及重新排列结成束状结构,便形成凝胶体。 11、影响淀粉回生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 (1)分子组成(直链淀粉的含量) (2)分子的大小(链长) (3)淀粉溶液的浓度 (4)温度 (5)冷却速度 (6)pH值

(7)各种无机离子及添加剂等 12、淀粉颗粒不溶于冷水的原因是什么?

①淀粉分子间是经由水分子进行氢键结合的,有如架桥,氢键数量众多,使分子间结合特别牢固,以至不再溶于水中;

②由淀粉颗粒的紧密结构所决定的。(结晶区和无定形区;淀粉颗粒受损或经物理化学变性)

13、玉米、小麦淀粉中高含量脂类化合物的存在会造成哪些影响?

①抑制玉米和小麦淀粉颗粒的膨胀和溶解;

②直链淀粉-脂类螺旋包合物会使淀粉糊和淀粉膜不透明度或混浊度增加,影响糊化淀粉增稠能力和黏合能力;

3

③不饱和脂类化合物在贮存期因氧化作用而酸败,影响其应用。

三、论述题:

1、试述淀粉的糊化过程? 第一阶段(可逆润胀阶段)

当淀粉颗粒在水中加热逐渐升温,水分子由淀粉的孔隙进入淀粉颗粒内,颗粒吸收少量水分,淀粉通过氢键作用结合部分水分子而分散,体积膨胀很小,淀粉乳粘度只有缓慢增加,淀粉颗粒发生可逆润胀,其性质与原来本质上无区别,淀粉颗粒内部晶体结构也没有发生改变。 第二阶段(不可逆润胀)

水温继续上升,达到开始糊化温度时,淀粉颗粒的周边迅速伸长,大量吸水,偏光十字开始在脐点处变暗,淀粉分子间的氢键破坏,从无定形区扩展到有秩序的辐射状胶束组织区,结晶区氢键开始裂解,分子结构开始发生伸展,其后颗粒继续扩展至巨大的膨胀性网状结构,偏光十字彻底消失,这一过程属不可逆润胀(黏度也增大)。

第三阶段(淀粉颗粒破碎支解阶段)

淀粉糊化后,继续加热膨胀到极限的淀粉颗粒开始破碎支解,最终生成胶状分散物,糊黏度也升至最高值。

2、布拉班德淀粉糊黏度曲线测定步骤?并做图说明各关键点?

根据淀粉来源不同,选用一定浓度的淀粉悬浮液。测定过程中的温度受程序控制,按恒定速率上升或下降。以黏度对时间作图,可以得到布拉班德黏度曲线。 室温→升温至95℃(1.5℃/min)→保持30min→降温至50℃(1.5℃/min)→ 保持30min。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