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作业4—案例小组讨论—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公共行政学》作业4—案例小组讨论—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

至2007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5亿辆,其中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也将此事称之为“首都发展繁荣的标志”。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教授因此评价:这标志着我国机动车水平最高的城市接近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展程度。户均拥有0.7辆车,北京已步人汽车社会。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查道炯,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说,北京要想可持续发展,除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外,还要限制私人小汽车。如何解决发展汽车工业和城市道路资源、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各方观点争执不下。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这是2007年大专辩论赛众多主题中的一个,请你也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

一、简单调查一下当地私家汽车拥有情况,范围可以选取你所在地城市、城区或社区等;

二、根据你调查的情况,拟定个人讨论提纲; 三、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小组讨论意见;

四、形成你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字数不少于500字。

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

政府不应该控制私家车数量,但应应对未来发展制定限制措施,减缓机动车增长速度,并逐渐 整改机动车带来的环境破坏。措施如下:

1、

对机动车排量进行限制并新型税收征政策调整:如对小排量机动车进行降低税收政策,对于大排量机动车机征收重税。对机动车整体加收(环境污染治理税)按车辆排量征收不同税金或针对所有机动车增加燃油附加费(环境污染治理税)按加油量征收税金。设立专款进行环保能源与代替能源的开发研究工作。

2、

加大对于公共交通出行治理调整: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连接工作,加大远郊区县与市区的交通连接(地面交通与地下交通),在城市各条主干道增设公交专用车道。

3、

在郊区完善公共设施:导致市区交通压力较大的原因主要为商业区、政府机关、医疗设施、教育设施等设施主要集中市区。导致每天早晚进出城人员流动性较大,对于公共交通、市区道路造成时段性交通压力较大,其余时间压力相对偏小等不均衡现象。针对次应当加大早晚出行高峰公共交通发车数量、设立公交专用道,延长远郊区县公共交通末班车时间,对长期拥堵路段提前进行交通疏导,发展全市交通路况全面实时监控,发现交通拥堵即时发布告知引导提前绕行路线,完善对新建道路

的各项交通压力的预测及未来道路交通发展状况,减少由于设计问题造成的道路拥堵。

4、

对于新建设施个建议:在郊区建立比较全面的公共设施(商业区、政府机关、医疗设施、教育设施)充分利用地上地下资源,在新建小区设立地下停车场或多层式的停车设施或大型商业区楼顶设立停车场减少对地面的占用。

5、

对于公共交通的整改建议:公共交通逐步更换为混合动力或新型能源,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6、

对于公车的整改建议:应以半年或一年为限,对全社会公布现公车使用量和增加半年或一年内的公车增减数量,并有第三方监控增加政府公信力。

7、

市级领导应加大对于科技公司的扶植力度(特别是新能源和代替能源)已求根本解决现有能源污染问题。

8、

应加大对于高年限、高污染车辆报废的政策的扶植和宣传力度,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