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确定读音,读通诗句。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男女生对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课件出示: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指导生字的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断 孤 帆 楚 至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左右结构:断 孤 帆 上下结构:楚 至

(3)易错字指导:“楚”下面部分不是“定”;“孤”右边部分是“瓜”,不是“爪”。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6.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 7.朗读古诗。

(1)自读:请读3遍,前两遍读准字音,第3遍读出节奏。 (2)个读:指名读。注意听他是怎样读出停顿的。

(3)有节奏地读:同学们,写景诗是“望”出来的,所以要读得慢一些,读出自己的感觉和味道。 8.师: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诗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设计意图:

在自主认读、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组成及书写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自主写字的能力,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升。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古诗,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内容。

三、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课件出示天门山、楚江的图片,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课件出示: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断开。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出现。孤帆: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5

课件出示前两句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生动、形象?(断、开、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是冲开、撞开的意思。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课件出示后两句诗: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壮美的景色的?(在船上看到的) 4.“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妙在何处?

“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5.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学生全诗一起说一说。 6.指导朗读:读出水的气势,山的磅礴。(指名读、赛读。) 设计意图:

在教师引导下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读,进一步感受山水的磅礴气势。

四、品古诗,悟感情。

1.同学们,请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把古诗读一读,结合课文插图,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色彩鲜明的景物。(板书:碧水青山孤帆日)

2.出示课件:(出示有天门山、绿水、白帆的图片)

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你们看,青的山、绿的水、白白的帆、红红的太阳,构成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呀!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体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板书“雄伟壮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一边配乐一边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背景音乐:前一部分是笛子《姑苏行》,后一部分是古筝《高山流水》,大约2分钟)

5.背诵并默写古诗。

6

设计意图:

教师抓住关键字词,结合课文插图,注意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五、总结方法。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首古诗时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 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1)读:读通古诗。 (2)解:理解诗意。 (3)想:想象古诗画面。 (4)悟:感悟作者感情。 设计意图: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为学生自学古诗打下基础。

第2课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时目标:

1.认识“亦、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会写“饮、初”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7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导语并配西湖的图片: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宋代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件出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水调歌头》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 通过谈话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古诗,从而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古诗学习中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1)读:先自由读一读古诗,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读一读。 (2)解:结合书中注释,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3)想:说一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4)悟: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检查学生读诗情况。

(2)出示划分的节奏提示,指名读、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指导生字的读音。

(1)“亦”和“宜”发音相似,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区分声调。 (2)多音字“抹”,通过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在词语中分辨其读音。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