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唐]杜佑《通典》卷一四《选举典》

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①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 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藉世资②,用相陵驾,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 随事俯仰,刘毅所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者也。岁月迁讹,斯风渐笃, 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

──[南朝·梁]沈约《宋书》卷九四《恩幸传序》

材料三

毅③以魏立九品,权时之制,未见得人,而有“八损”,乃上疏曰:“臣闻: 立政者,以官才为本,官才有‘三难’,而兴替之所由也。人物难知,一也;爱憎难防,二也;情伪难明,三也。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④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疏奏,优诏答之。后司空卫等亦共表宜省九品,复古乡议里选。竟不施行。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四

以魏立九品,且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人弃德而忽道业,争多少于锥刀之末,伤损风俗,其弊不细。今九域同规,大化方始,臣等以为宜皆荡除下法,一拟古制,以土断定,自公卿以下,皆以所居为正,无复悬客远属异土者。??”武帝善之,而卒不能改。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六《卫瓘传》

【解读】《宋书》是南朝梁沈约编的纪传体断代史,是研究东晋南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晋书》是唐初房玄龄领衔官修的纪传体断代史,是研究魏晋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以上四条资料说明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变化及其弊端。曹魏初期,立九品中正制只是因应东汉末年战乱,人口大量流动,原先的乡举里选制度难以进行这一特殊情况的权宜之计,后来遂成定制。初立九品中正制时,仍贯彻曹操的唯才是举方针,不看门第,对人物的评品随其言行道义而升降。到后来,大小中正多为士族所把持,变成不论贤愚,专凭门第(亦即本人及其先做官的官位)结品。衣冠士族,除非门第破落,照例是高品(二品);庶族寒门,即使德才兼备,照例只能是下品。品评的凝固化,也就完全失去对士人的劝励作用,变成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工具。刘毅、卫瓘都是西晋的当权人物,他们对九品中正制做如此激烈的抨击,说明九品中正制之弊非常明显。

【注释】①魏武:指曹操。②冯藉世资:冯通凭,世资指门第。③毅:刘毅,晋武帝时任尚书左仆射。④计协:意见相同。⑤瓘(guàn):卫瓘,亦晋武帝时人,时任司空、侍中、尚书令。

30.唐以后的科举制 材料一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四月十一日,敕诸州学士及白丁①,有明经及秀才、俊士,明于理体②,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上等人,每年十月随物入贡。至五年十月,诸州共贡明经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进士三十人。十一月引见,敕付尚书省考试;十二月吏部奏付考功员外郎申世宁考试,秀才一人,俊士十四人,所试并通,敕放选与理人官③;其下第人各赐绢五疋,充归粮,各勤修业。自是考功之试,永为常式。至开元二十四年, 以员外郎李昂与举子矛盾失体,因以礼部侍郎专知。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④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⑤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材料二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神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

材料三

宋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常选之外,又有制科,有童子举,而进士得人为盛。神宗始罢诸科,而分经义、诗赋以取士??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⑥,冬集礼部,春考试。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

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凡命士应举,谓之锁厅试。??(开宝六年,973)翰林学士李知贡举,取宋准以下十一人,而进士武济川、《三传》刘睿材质最陋,对问失次,上黜⑧之。济川,乡人也。会有诉用情取舍,帝乃籍终场下第人姓名,得三百六十人,皆召见,择其一百九十五人,并(宋)准以下,乃御殿给纸笔,别试诗赋。命殿中侍御史李莹等为考官,得进士二十六人 ?? 等寻皆坐责。殿试⑨遂为常制。帝尝语近臣曰:“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试,尽革其弊矣。”??凡就试,唯词赋者许持《切韵》⑩、《玉篇》又定令:凡试卷,封印院糊名

,其挟书为奸,及口相受授者,发觉即黜之。??

送知举官考定高下,复令封之送覆考所,考毕然后参校得

,列几席,标姓名其上。先

失,不合格者,须至覆场方落。??凡策士,即殿两庑张帟

一日表其次序,揭示阙外,翌旦拜阙下,乃入就席。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覆考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

材料四 官再定等。

,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毕,复封弥送

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 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 门,下品无世族。??至宋明而始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 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

──魏源《默觚下·治篇九》,《魏源集》

材料五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亦循例入 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

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

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 患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材料六

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与刘成禹对话》,《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解读】《唐摭言》是晚唐进士王定保撰的笔记散文著作,记唐朝进士应举登科杂事甚详,是研究隋唐科举制度的重要资料。《宋史》是元朝脱脱领衔官修的纪传体断代史,是研究宋史的重要资料。

材料一、二、三叙述了科举制的发展过程。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官的一种制度,它起于隋,盛于唐,至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宋代确立了殿试制度,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中者均是“天子门生”,而不再是某个主考官的门生。宋代又确立了锁院、糊名、誊录制度,因为这些制度有效杜绝了考官徇私舞弊,所以一直为后世所沿用。因为科举是士人做官的主要途径,所以时人趋之若鹜。隋唐以后的历史统治者推行科举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借此吸纳更多的人才,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同时也借此控制天下士人的思想和行为。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一语也道出了其中奥妙。

科举制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1905年,科举制终因不合时宜而被废除。材料四、五、六分别是中国近代改革派、革命者对隋唐以降科举制度的评价。梁启超曾力主废科举,但在废科举之后,又对科举制度做了肯定的评价。魏源、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都认为:科举制不看门第,以考试成绩决定录用与否,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比较公平的。它的取代九品中正制是我们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注释】①白丁:布衣平民中的成年男子。②理体:即治体。唐人为避唐高宗李治名讳,改“治体”为“理体”。③理人官:即理民官。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④缀行:形容接连而行,前脚跟后脚。⑤彀(gòu):张满弓弩,引申为有效射程,又引申为牢笼、圈套。⑥取解:解送。⑦锁厅:又称锁院,即将负责考试的官员锁宿于贡院,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⑧黜(chù):贬斥、废除。⑨殿试:又名廷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⑩《切韵》:隋陆法言撰的音韵学著作。南朝顾野王撰的字书。

《玉篇》:

糊名:又称“弥封”或“封弥”,就是把试卷密封起来,糊去举

帟(yì):小帐幕。

付封弥官誊写校勘:

子姓名、籍贯,使考官无法判断是谁的考卷。

此即誊录制度。所谓“誊录”就是抄写试卷。举子的亲笔试卷称“真卷”,誊录后送封弥官存档。誊录的卷子称“草卷”,送给考官评阅。由于考官所看到的只是它人抄写的“草卷”,因而无法辨认举子的笔迹。

覆考:覆核。齐民:平民。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