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绿化树木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寒措施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冬季绿化树木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寒措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冬季绿化树木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寒措施

摘要 介绍了树木易发生低温危害的部位与原因,并提出绿化树木越冬防寒的主要措施,为防止冬季绿化树木冻害、确保绿化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化树木;冬季;冻害原因;防寒措施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冬季温度特别低、气候干燥、风多且大、气温变化剧烈而且冬季时间长。这样的天气对树木尤其是绿化树危害特别大。其中又以新引进树种、普通的常绿树种和抗寒力弱的幼苗为最。为保证绿化的效果,使树木安全越冬,就要找到树木不易过冬的原因及最易受伤的部位,然后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

1 树木容易发生冻害的部位与原因 1.1 根系冻害

根系没有自然休眠期,无法积累营养物质,抗冻能力自然较差。越是靠近地表温度越低,根系受到冻害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冬季干旱少水时或者是条件更差的沙土地,根系受冻的可能性更大。而且由于根系在地下,受冻后不容易被发现,往往是等春暖发芽时才会表现出来,抢救难以及时跟上,危害最大。

1.2 根茎冻害

根茎是整棵树木中是活动最早而停止生长最晚、养分积累也少的器官,因此其抵抗力较差。而且根茎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因此容易受低温或者较大的变温的影响,皮层受冻坏死,变褐,然后就会干枯腐烂。根茎冻害是最常见的树木冻害之一,多数情况下都采用干基培土的方式进行防寒。

1.3 主干冻害

主干的冻害主要是2个方面。一是向阳面日灼。冬季温差大,向阳面的主干受到日晒较多,皮部组织会随着阳光照晒升温而活动。但是冬季的昼夜温差大,在较短的时间内温度骤降,皮部组织易冻伤。二是冻裂(或称纵裂或裂干)。冻裂一般发生在初冬,温度起伏变动较大时。气温突然降低至0 ℃以下,使树干表层附近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水分外渗,外层木质部变得干燥并开始收缩。但同时木材内部温度仍然较高,没有发生该种变化,导致木材的内外收缩不均从而产生巨大张力使树干开裂。虽然冻裂不会直接导致树木的死亡,但是失去了树皮保护的木质容易招致虫害,造成树木的枯朽。

1.4 枝杈冻害

枝杈冻害主要是发生在分叉处向内的一面。其症状有皮层变色、坏死后凹陷、顺主干垂直下裂。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是分叉处年轮窄而导致的供养不良、营养积存难,降低树木的抗寒力,使其导管受冻破裂。这样树木翌年会发生流胶。同时,树木的分叉处很容易积雪,积雪融化后浸润的树皮处组织柔软,再次降低抗寒性。

2 防寒措施

在了解树木易受寒的部位及原因后就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再好的方法都不可能完全杜绝冻害的发生。树木的防寒也要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于已经发生冻害的植物要进行必要的养护,比如受冻害的植物不适当地剪枝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该类植物要进行晚剪和轻剪,或等到发芽后再剪;要格外注意冻害植株的水肥供应,可以早施肥或进行根外施肥;受冻害的植株容易受虫害的侵袭,要多注意除虫;对于树木受冻害的伤口要及时地消毒并涂漆。在总结诸多经验后,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防寒措施。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