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教研通讯第9期(一小)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数教研通讯第9期(一小)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老师选择了一个最经济实惠的,你们能猜出是哪个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只要求出单价就好了。)那谁来说说单价怎么求?板书:总价÷数量=单价。指名学生列式求单价,所以老师选择的是c摊位,那刚刚我们求单价用得是什么方法啊?---除法。

二、揭示课题,探究比的意义。 1、揭示课题

师小结:看来,除法(板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手指着除法式子)除法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示,谁知道?生答。如果学生不知道,老师说。板书:比。今天我们来认识比,板书课题:生活中的比。

2 、探究比的意义

学生自学书上50页的内容,集体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适时板书。 1)、揭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2)、介绍比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3、师介绍生活中的比。PPT出示: 1)标准的篮球场长和宽的比是 28 :15。 2)我国国旗长和宽的比是 3 :2。 3)地球上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比是63 :27

4)雀巢咖啡是由白砂糖和速溶咖啡按 2:5混合而成的。 4、小思考:

比赛中的20 :0是比吗?生讨论,师介绍:这不是一个比,这只是一种计分方式。 5、小练习:读出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说说你是怎么求出比值的?在求出比值的过程中,结合下列式子,想想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6﹕4=6÷4=3/2=1.5

同学们之间相互说一说,再全班汇报,ppt出示表格,学生填写。 6、联系巩固。 三、总结与延伸: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比,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比,下课后,请同学们用你充满智慧的双眼,寻找生活中更多的比,用你细致的心灵去感受更多的比,用你聪明的头脑去探究更多的比,用你所认识的比去创造更多更美的事物吧。

四:布臵作业:

完成书51页练一练。寻找适生活中的比,记录下来,再说说它的含义。

9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长÷宽=1.5 6 ∶ 5 = 1.5读作:6比5 路程÷时间=速度 前 比 后 比 总价÷数量=单价 项 号 项 值

a÷b=b/a=a:b(b≠0)

《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高坝洲镇中心小学 汪文娅

《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它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的比》是一节概念数学课,是学生初步接触的知识,我主要是通过以下环节来教学的,首先是情景创设,感受比,在这个环节上,我利用了书上的三个情景,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之中处处有除法;接着,我安排了自学探究,集体汇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集体交流让学生认识了比,了解了比的前项、后项、比值以及比的读法和写法;然后,我安排了提升练习,师生共同探究出了分数与比,除法与比的关系;在最后的小结中,学生的汇报比较全面,看来整节课的学习效果较好!

但是,这节课,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我觉得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取舍不够合理,40分钟的时间要解决这么多的内容,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觉得时间比较紧,所以学的不够扎实。其次,生活味不浓,在整节课中,比的知识贯穿其中,但生活中的比体现的不够充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还要多学习,多听课,多钻研教材,多反思,努力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确定位置(一)再教设计

潘湾小学 黎俐

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确定位臵(一)”。 教材分析

《确定位臵(一)》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方向等表示具体位臵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知识。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准确的用“数对”说出某一物体的位臵,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臵。这不仅是对前段学习内容的发展,也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因此,这节课力图以现实的题材呈现有关内容,以有趣的、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呈现位臵确定的内容,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臵的多种方式、方法,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臵。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确定位臵的重要性、必要性,并思考有关确定位臵的方法。这种呈现方式,一是为了使学生在相对轻松、有趣的活动中理解坐标思想及其由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态度(尤其是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在大量实际运用中掌握确定位臵的基本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以及学习后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做了铺垫,都有较大的作用。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确定位臵的问题,如:做操要按顺序排队;每年开学换新老师时,老师所写的座次表;开家长会时,将自己的座位信息告诉家长,方便家长找到。学生们在解决这类问题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此基础上学习本课内容并非难事,但是由于学生的习惯不同,所以在利用统一、正确的方法表示位臵对后续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臵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臵。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臵。

技能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臵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确定位臵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用“数对”的形式描述物体的具体位臵,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臵。 教学难点

学会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建立“数对”概念。

11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设计游乐场平面图、数对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

师: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找宝游戏。(请两名学生,一名把宝盒藏在教室的某一个书桌中,另一名去找)

师在学生找时问:“容易找吗?(生:不容易)

师:“怎样能找得快些?(生:要是知道他藏在哪就好了)

师:“那好老师透露给你一条线索,在教室从左往右数的第2组同学的书桌里。 (生马上去第二组挨座翻看)

师:“现在容易找吗?(生:还行,快找到了) 师:“你能不能一找就准呢?(生:有点难)

师:请同学们再告诉他一条线索,让他一找就准。(生:在第5个,学生马上到第五个座位找到了宝盒)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给他提供了准确的信息,这位同学才能很快地确定宝盒的位臵,其实确定位臵很讲究方法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确定位臵。 (板书:确定位臵) 二、探究新知,引出数对

1、说说班长的位臵:

师:“刚才提供了几条信息,才能迅速准确地确定宝盒的位臵?(生:2个) 师:“是哪两条信息?(生:第几组,第几个) (板书:第几组第几个) 师:“用这两条信息谁能说一说班长的位臵? (生:我在第5组的第5个座位) 2、引出数对

师:说的不错,现在来观察我们班的座位表。(课件出示座位表)

师:请问:吕思宇在什么位臵?(生:第3组第2个)(板书:第3组第2个) 师:说的非常好!谢谢!

师:你能在练习本上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吕思宇的位臵。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三,2。 3,2)(3,2)。

刚才我们用一对数(3,2)表示位臵,这种方法也叫做用“数对”表示位臵,“数对”的表示方法是先表示的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通常要在两个数字外面加上(),中间用“,”隔开。 (师边说边板书:数对——(3,2))

读作:数对三二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