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课后题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传播学教程》课后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选择性接触,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的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 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这种“选择性”接触活动的结果,更可能在加强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意见领袖,在两级传播过程中,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两极传播,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着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强化效果,指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

结晶效果,是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改变”效果,-指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 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认为,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1)选择性接触机制(2)媒介本身的特性(3)讯息内容(4)受众本身的性质

4、什么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贡献是什么?

“说服性传播”效果,也称为传播的说服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代表学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1953年出版了《传播与说服》。揭示了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式、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

还有卡兹等人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5、谈谈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 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主张的是一种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

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主要观点:传播流研究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的种种制约环节和因素,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

70年代后期的宏观效果理论,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作出的重新评价。

第三节

1、试述信源的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传播者的信誉;专业权威性。霍夫兰等人认为,心愿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2、试述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联系。

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的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5)警钟效果。

3、试述传播对象的属性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

这些属性都作为人们接触特定媒介或信息之际的“既有倾向”或背景,规定着他们对媒介或信息的兴趣、情感和看法,同时对传播效果发生重要的影响。

4、谈谈意见领袖的特点及其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特点:(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2)意见领袖的影响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在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5、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恐惧诉求、自信心假说。

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发现出来。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已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

免疫效果:“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年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提示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或接种效果”

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一种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明的目的;另一种是主要通过营造魔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

恐惧诉求: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

自信心假说:在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关,即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底;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第一节

1、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和特点。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

①“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传播效果形成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②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③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这样一种没接管,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2、议程设置的“0/1”效果、“0/1/2”和“0/1/2/n“效果分别指的是什么? “0/1”效果指的是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少数议题的感知。 “0/1/2”效果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0/1/2/、、、/n”效果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3、联系实际,谈谈不同媒介的议程设置具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时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题的基本构架,而电视新闻报道则挑选议程中若干最重要的议题加以

突出强调;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而报纸则可以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4、谈谈受众的属性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

(1)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的影响越大。 (2)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接触量越大,受媒介的影响越大。

(3)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

(4)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以及从事较高层次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 等等

5、试分析媒介议程效果设置过程背后的力学关系

具体来说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居支配地位的信息源是**机构和垄断大企业,他们进行信息操作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开发表见解,二是以“私下放风”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资本主义的媒介议程设置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

第二节

1、试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2、如何理解“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 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象作为“容器”的饿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3、结合“沉默的螺旋”理论,试论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三者的关系。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4、试举几种关于舆论概念的基本观点。

第一种,是政治哲学的观点,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尤以卢梭为代表。 第二种,是社会学的“有机体”概念,即认为舆论不是个人的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是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以库利为代表。

第三种,是行为科学的观点,它或多或少的把舆论看作是简单的相加,其中的多数意见便被看作舆论,这种观点较多体现在现代舆论调查或“民意调查”之中。

第四种,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把舆论看做是社会控制的机制,认为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作用。

第三节

1、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2、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起什么样的作用?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方面具有什么样的独特优势?

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公式”,提供这种共识的就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把同一内容的信息传达到社会的任何阶层和任何角落,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的作用, 优势:(1)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2)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须的识字能力;(3)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4)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区别;(5)电视广泛参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

3、什么是“象征性现实”?

象征性现实即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4、“主流化效果”指的是什么?

传播内容具有的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与潜移默化中,这种“培养效果”, 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第四节

1、什么是“知沟”?你认为现代信息社会是否存在“知沟”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知沟即知识鸿沟。 2、“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假说?

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艾蒂玛等人所指出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是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则是个疑问。因此,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3、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并予以分析。

(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

(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换句话说,现有信息水准较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