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1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1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棘手 际jì遇 极乐鸟 集腋成裘其余读作jí B.嗜好 侍奉 试金石 适逢其会

C.钦qin慕 倾情 青云志 轻车熟路其余读作qing; D.溺爱 丽lì质 逆时针 匿迹销声其余读作nì 【参考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平添 骁勇 秣马厉兵 路遥知马力 B.描摹 肖像 白璧微瑕 信誉值千金 C.披览 缕析 远见灼识 细嚼出滋味 D.迁徙 熏淘 不翼而飞 海阔凭鱼跃 【参考答案】A BC项远见卓识,D项熏陶 3.【参考答案】C

4.【参考答案】C A成分残缺,遭受缺少宾语;B结构混乱,在“写实”前加“把”;D搭配不当,“发生”改为“产生”。 【5.B 去掉冒号或将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

【参考译文】我听说圣贤的君王,广博地观察事物的始终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身和情理,这然就能是非分明。孝文帝住在霸陵,回头对群臣说:“用北山的山石作为棺犉,哪里能动得了啊!”张释之进言说:“假使棺犉中有让人想要的,即使用金属溶液填塞南山还是会有空隙,假使棺犉中没有让人想要的,即使没有巨石做成的棺犉,又有什么担忧的呢?”死去的人没有终点,而国家却有兴亡,所以张释之的话,

是保证国家千秋万代的计划啊。孝文帝明白了,于是选择薄葬,不修建如山般高峻的陵寝。

《周易》说:“古代埋葬逝者,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盖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坟堆,不种树木(或做标记),后来的圣人改用棺犉。”棺犉的制作,是从黄帝开始的。黄帝埋葬在桥山,尧埋葬在济水的北边,父母都很小,随葬的东西都很少。文王、武王、周公埋葬在毕,秦穆公埋葬在雍橐泉宫祈年馆下,都不在山势高耸的地方。这些圣明的帝王、贤明的国君和聪明之士,是为国家的千秋万代深远的总体谋划,独到的考虑啊。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