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部编新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五单元主题训练卷

一、主题感悟(48分) 1.读寓言,悟道理

(1)《揠苗助长》中“揠”的意思是______,那个人揠苗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揠苗的结果是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2分)

A.办事要遵守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B.办事要努力,不能偷懒。

C.办事不用遵守规律,时间到了,事情自然会解决。

(2)《亡羊补牢》是一则_______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看问题,多角度

《画杨桃》一文通过记叙在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练习______时,“我”把杨桃画成__________的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___________,告诉我们看问题、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_______,不要________的道理。(15分) 3.读故事,亲实践

俗话说,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一条小河在老牛看来________,在小松鼠看来___________,小马通过自己尝试发现河水既______________,也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二、主题探究(13分)

1.你认为“揠苗”的那个人错在哪里?你想对他说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亡羊补牢》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主题应用(39分) (一)阅读拓展(14分)

剩余的木头

小鹿造了一( )木房子,剩下许多派不上用场的木头。小鹿准备把它们扔掉。小羊和小猴见了,说:“这些木头还有用呢!”小鹿就把剩余的木头送给了它们。

过了几天,小鹿到小羊家做客。小羊搬出一( )漂亮的新椅子,请小鹿坐。小羊说:“这是用你给我的木头做的,瞧,那( )桌子也是。”

小鹿到小猴家做客。小猴拿出一( )好看的木玩具,说:“这些木玩具都是用你给我的木头做的,瞧,一( )枪,一( )球拍,一( )木珠。”

“真没想到,剩余的木头有这么多用处!”小鹿很吃惊。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量词。(7分)

2.小鹿认为剩下的木头没有用,就送给了小羊和小猴,小羊用剩木头做了____________,小猴做了__________。(4分)

3.如果你拿到剩余的木头,你想做什么呢?用上数量词写一写。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主题练笔(25分)

小河两岸的小动物遇到了什么麻烦事?

一天清早,河上出现了什么?动物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自己取个题目写一写吧。

第五单元主题训练卷

一、1.(1)拔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都枯死了 A

(2)寓言 出了问题只要及时想办法补救,就不算晚

2.画杨桃 五角星 会有不同的样子 实事求是 轻易下结论

3.水很浅 深得很 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 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无论什么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亲自试试看

二、1.示例:“揠苗”的那个人错在做事太急于求成了,不懂得禾苗有自

身的生长规律。我想对他说,做任何事都不要急于求成,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

2.示例:我要向文中的人学习,知错就改,也不算晚。 三、(一)1.座 把 张 堆 支 副 颗 2.椅子、桌子 木玩具

3.示例:我想做一只木桶,一个衣架,一扇门。 (二)示例: 过 河

一天清早,小兔和刺猬准备过河去玩。当它们走到河边时,发现河水涨了许多,把小桥冲坏了。它俩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有办法。这时,走来一头大象和一头长颈鹿,它们看了看河水,又看了看大伙儿的表情,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大象把鼻子和长颈鹿的脖子缠在一起,给大家搭了一座“桥”。小兔和刺猬高兴极了,一边不断地向大象和长颈鹿说着“谢谢”,一边沿着这座“桥”过了河。小鸟也替它们感到高兴,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