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特征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特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表9 2011-2013年红河州民生投入资金情况 单位:亿元 2013 2012 2011

总额 245 195 163 教育 57.7 47.3 37.8 社保 47.8 38.2 33.3 卫生 29.3 22.8 21.24 文体 4.8 4.1 3 (五)基于对外贸易情况的判定

我州位于云南省南部,与越南老街省、莱州省山水相连,国境线长848公里,境内有国家级一类口岸2个。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建设,红河州利用其独特而有利的区域位置,现已成为越南西北省份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下面主要从进出口贸易总额、商品结构、贸易结构等方面对红河州地区贸易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近十年进出口贸易总额来看,我州的对外贸易总值波动较大,进出口规模并不稳定,对外开放程度和质量还不高。从2004年到2013年,我州进口规模稳步上升,从740万美元到923万美元,增长24.7%,出口规模不稳定,处于波动状态。当然这与当年的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但同时这种不稳定也与我州对外商品结构和贸易结构紧密关联。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红河州出口到越南西北省份的商品主要有植物产品、轻工业产品、贱金属产品、化工产品、塑料制品、纺织原料、机械设备、家电设备等九大类,其中有色金属产品、化工产品和农产品占到90%以上;从越南西北省份进口的商品则主要有矿产品、植物产品、贱金属、化工产品等五大类。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主要依赖本地资源,这就使得我州地区的贸易情况与当年的资源价格和市场需求情况紧密相连,随着其波动而波动;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进出口的比 重仍然较高,边境贸易明显下滑。

图一 2004-2013年红河州进出口总值 单位:万美元

现阶段红河州正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大力推进蒙自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以扩大外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区域间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区域的对外开放水平。2014年01月,国务院批复已同意设立红河综合保税区,这是云南省首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红河综合保税区规划选址位于蒙自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产业园内,海关特殊监管围网区规划面积3.29平方公里,目标定位为西面地区面向东南亚和走向亚太的口岸物流中心、保税物流基地、保税加工园区、生产性服务贸易平台。根据规划测算,到2020年,综合保税区内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每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0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50亿美元;到2025年,综合保税区内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

元,每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0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00亿美元。 (六)基于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的判定

近年我州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但与其他省份地区的收入差距人较大。从2003到2013年间,红河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529元提高到22294元,平均每年增长24.2%,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34元到6368元,平均每年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近三年而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是10.9%,低于云南省的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12.3%,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2013年红河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低于全省9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227元。由此可见,我州与全省的差距正在逐步消除,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受制于发展阶段的制约,红河州二元经济特征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上。2010年红河州城乡居民收入比(以

农为1)为3.42:1,2012年扩大到3.6:1,总体来看一直高于全面小康2.8的目标值,也高于全国3.1的平均水平,红河州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55.56%,比全国93.75%的水平低了38.19个百分点,但比云南省17.49%的水平高了近11个百分点,表明红河州在省内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控制得比较好。

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200820092011 图二 2003-2013年红河州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单位:元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来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价格)这项指标,红河州2012年实现程度仅为40.39%,比2011年提高了7.2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50%,居民可支配收入仍然是制约红河州居民生活质量的首要因素。恩格尔系数实现度为88.50%,也体现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的事实。基尼系数是反映贫富差距的重要指标,2012年红河州基尼系数为0.468,略低于全国的0.474,实现程度为54.20%;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60,实现程度为55.56%,比去年上升2.16个百分点。红河州2012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为71.4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5.06%,也低于云南省75.12%的实现水平。

综合上述指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说明红河州经济发展状况,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红河州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并向工业化后期的加速过渡时期。虽然总体上实现了从工业化中级阶段向高级级阶段的跨越,但是在经济的运行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失衡等。所以,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促使红河州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要及

2013200620032005200720102012时把握全球信息化与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不断强化科技教育创新意识,积极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大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最终实现红河州又好、又快发展。 二、红河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人均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就业结构、对外贸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主要指标情况看,红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起步阶段,呈现出经济增长进入换档期、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管理进入敏感期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高

2013年,全州完成生产总值(GDP)1027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占比为17.8:52.5:29.7。总体来看,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仍然相对较大,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差距。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小,工业化程度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尽管在缩小,但仍没有消除。由于科技落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不能将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所以处在一种“富饶的贫困”的发展模式。从工业内部结构看来,重工业结构特征明显,轻工业发展不足。红河州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比重一直高于轻工业产值比重。虽然基础工业和重工业产业链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但轻工产品尽管有着较大的市场容量,增加就业岗位并缓解就业压力、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转型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而红河受制于地方财力和资源依赖路径,导致技术落后和人力资本供给缺口较大。

R&D投入资金和强度是衡量地区科技创新投入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2013年云南省R&D经费投入79.8亿元,投入强度(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0.68,红河州地区投入45864.4万元,投入强度0.4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3年红河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4535人,其中R&D人员1975人,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数的43.55 %,R&D人员折合1072.5人年,远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程度来看,2012年红河州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0.51%,全国为1.97%,云南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