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初步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段目标

以下从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3个方面描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学段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段目标 关系 1-2年级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科学技术品及其给人类与日常生生活带来的便活的联系 利。 3-4年级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3-4年级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段目标 关系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了解人类可以了解并意识到了解人类的好奇利用科学技术改人类对产品不断和社会的需求是科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造自然,让生活改进以适应自己学技术发展的动环境不断得到改不断增加的需善。 力,技术的发展和求;了解人类的应用影响着社会发需求是影响科学展。 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了解人类的生了解人类的生认识到人类、动活和生产需要从活和生产可能造植物、环境的相互自然界获取资成对环境的破影响和相互依存关源,同时会产生坏,具有参与环系,了解地球上的人类与自废弃物,有些垃境保护活动的意资源是有限的,人然和谐相圾可以回收利处 识,愿意采取行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用;珍爱生命,动保护环境、节生正面和负面的影保护身边的动植约资源。 物, 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从这四个领域中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的18个主要概念,其中,物质科学领域6个, 生命科学领域6个,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3个,技术与工程领域3个。通过以上课程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初步培养和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物质科学领域

人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物质,感受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所发生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物质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都有着内在的规律性。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本领域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增强学生探究物质世界奥秘的好奇心,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的观点, 使学生感受到物质科学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初步养成乐于观察、注重事实、 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以下主要概念: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本领域学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图如下)

知识结构图中涉及的学习内容,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和学习目标,如下表所示。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2年级 ?通过观察,描述3-4年级 ?能够使用简单5-6年级 物体的轻重、薄厚、 的仪器测量物体的1.1物体具颜色、表面粗糙程长度、质量、体有质量、体度、形状等特征。 积、 温度等常见积等特征。 ?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 并使用恰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当的计量单位进行分类。 记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