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8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8课《木兰诗》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学生在初一年级上册已接触过古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视为我国南北朝诗歌中的“乐府双璧”。诗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木兰诗》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诗歌语言。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分析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英雄木兰的形象,也要仔细品味语言,学习各种修辞手法。

教学目标

1. 诵读诗歌,梳理故事情节,理解诗文的详略安排。

2. 诵读品析关键语句,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木兰的家国情怀。 3. 反复朗读,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重难点

1. 诵读诗歌,梳理故事情节,理解诗文的详略安排。

2. 诵读品析关键语句,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木兰的家国情怀。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关于花木兰,我了解: (2)关于乐府诗,我知道: (3)本课的字词,我积累: 2.思悟发现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试着梳理这首民歌讲述的故事。

(2)课文中哪些句子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哪些句子表现了木兰的女儿情怀?

(3)读完全文,木兰的哪些品格最让你感动?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木兰

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经典片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段戏文唱出了女子的心声——女子一点都不比男子差。在家种地纺织、操持家务,在外杀敌立功、保家卫国。这戏文中为女子鸣不平的人物是谁?(花木兰)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形象——花木兰,去听一听她那动人的故事。

二、美读诗歌,读准音韵 (一)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初步识记字音。 2.预设

个别字音来不及记录 3.反馈指导:

(1)学生上黑板板书听读时自己圈画的字词,并为其他同学强调重点。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加粗字的读音: 注音:

(3)补充课堂笔记,全班齐读字词。 (4)全班齐读诗歌。 (二)个人朗读,读出节奏

导语:大家诗歌朗读时,字词读音已经比较准确了,但是缺少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的处理,让我们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请大家听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配乐朗读,注意他在语调、语速、停顿、重音方面的优点。听读的同时在书本上试着用单斜线标出节奏。

理解体会,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 2.预设

学生停顿标注不准确,例如“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反馈指导(PPT显示): (1)唧唧/复/唧唧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万里/赴/戎机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2)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3)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4)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4.反复朗读练习读准课文节奏,并指名反馈指导,重点注意反馈指导语调、语速、停顿、重音方面。

(三)师生联读,读出韵律

1.导语: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朗读,我们读准字音、读出了诗歌的节奏。让我们师生合作,读出诗歌的韵律。

2.反馈指导:

(1) 师生合作朗读后,教师评价,不足之处再次朗读。 (2) 小结后自由读,反复练习,读出韵味。 三、细读诗歌,疏通文意 (一)独立思考,疏通文意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文意思。 (二)小组合作,积累文言词语

1.小组讨论交流、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整理好不会的问题,全班交流。 当堂检测:重点词语意思,古今异义词,尝试韵译诗句。 2.反馈指导: 预设:

(1)重点字词积累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叹息声) B.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织布机 只)

C.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中的文告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D.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为了 买) E.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早晨 晚上) F.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战事 越过) G.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 打更的器具 铠甲)

H.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记功 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 有余) I.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外城 扶持) J.磨刀霍霍向猪羊(磨刀的声音) K.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穿) L.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像云那样的鬓发 同“贴”)

M.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动弹 迷离 靠近、临近 怎能)

(2)古今异义

A.军书十二卷(古义:多为虚数 今义:数词,十二) B. 愿为市鞍马(古义:买 今义:市场)

C.从此替爷征(古义:父亲 今义:父亲的父亲) D.但闻黄河流水(古义:只 今义:却)

E.赏赐百千强(古义:跑 今义:行走) F.双兔傍地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G.愿驰千里足(古义:希望 今义:愿意) H.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 今:姓氏)

(3)诗句韵译

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战士的打更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的铁甲战衣。 B.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征兵的名册有很多的卷宗,每卷的上面有父亲的名字。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卡高山巧渡如飞。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