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1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7、第①段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答: 18、读②段,回答,黄河流域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答 19、第④段举“仰韶文化”的例子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答: 20、第③段开头的“相传”和第④段第一句“之一”能否省略?为什么? 答: 21、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请用一句话回答。 答: 22、“中华”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 答: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地震预测的新方法

①地震是自然,中对人类____最大的____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就超过45亿美元。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甚至上百种异常情况。为此,必须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上前,在卫星的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升高。例如, 1984年 3月19日中亚帕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日

- 17 -

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在移动。如 1989年 7月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伊东的位置在向南移动。

到震前2-3天,位格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来的位置13.6匣来。此外, 1989年 10月 17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线电波探测仪中,接收到了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23、根据第①段文字的意思,将“危害、灾难、灾害”三个同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地震是自然_____中对人类____最大的____之一

24、第②段文字中画线部分是一个长句,请改成意思与原句__相同的两个短句。

(1)_提供了有利条件; (2)_提供了有利条件;

25、第③段文字中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和____ 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__。

26、文中“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有: (1)_______ (2)_______

27、从全文内容看,第④段中“先兆”的意思是________。 28、本文主要说明了( )

A.地震造成的巨大危害 B.预测地震的方法 C.预报地震的方法 D.预测地震所采用的仪器设备 【能力提升】

利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多地震;利用“大陆漂移学说”来解释澳大利亚为什么多古老动物?

十九 生物入侵者

- 18 -

【教学目标】

1、自读积累,把握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基本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 【教学难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一说到入侵,我们马上想到刀光剑影的战争,殊不知,生物界中也存在着 “战争”。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2、走近作者

梅涛,男,当代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副主席。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1982年获浙江大学精密机械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博士学位。198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担任国家“八六三”计划自动化领域特种机器人专业组成员、国家“八六三”计划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专题组成员

3、相关资料

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①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

②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 ④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

- 19 -

⑤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 xkb1.com

⑦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平洋关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

【自主学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劫掠(lua) 藩篱(pün)B.监控(jiün)归咎(jiù) ....C.栖息(q?) .

失衡(h?nɡ)D.厄运(a) ..2.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B.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C.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厄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 D.跨国庞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 2)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

3)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

【合作探究】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4、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5、本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6、讨论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7、讨论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新课标第一网

遵循(xún) .

- 20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