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1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在第三段文字的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三段文字在数字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两例说明。

(二) 水的语言

郭 治

水是会“说话”的。听听水的声音,可以判断水的状况。你不妨试一试:把满满的一瓶子水倒出来,听!水在噗噗作响,它在告诉你:“我出来啦!”用墨水瓶、暖水瓶做这个实验,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这个原理很简单,因为水流出来的时候,空气要从瓶口挤过去,那一个个气泡钻出水面时,会因为压力变小而猛一下子膨胀,发出冲击,水就这样“说话”了。 把水壶坐在火炉上,当水壶发出叫声的时候,水还没有开。等水真正沸腾的时候,叫声不是那样响了。“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壶里的声音为什么能报告壶里的情况呢? 坐在火炉上的水壶,壶底的水最先热起来,于是那里就产生了气泡。这些气泡很热,也很轻,便在浮力的作用下,升到了上边的冷水层。热气泡在冷水层放出了大量的热,它的温度降了下来,好像泄了气的皮球,抵挡不住水的压力,就被水给压破了。气泡破裂时会发出响声,水壶便“鸣”叫了起来。水在沸腾的时候,气泡一个接一个地钻出水面冲到空气里,很少有在水里破裂的,这时水的声音就变成“哗啦”“哗啦”了。

人被烫着会喊叫,水挨烫时也要“尖叫”呢!把几滴冷水滴在火红的炉盖上,听!它咝咝地尖叫了。烧水做饭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种声音。

水当然没有知觉,它挨烫时的“尖叫”是由于它在急速地变成汽。炉盖或红煤球的温度都很高,水滴到上面马上就变成了水蒸气,一滴水要变为汽,体积大约要膨胀1500倍,这一涨,就像小炸弹爆炸,发出了声音。

你会判断壶里的水开不开吗?

提一壶冷水,向地面上倒一点,你听到的是清脆的噼啪声;提一壶开水,

- 5 -

同样向地面上倒一点,听!它发出了低沉的波波声。为什么冷水和开水声调不同呢?这跟水的温度有关系,当水温在100℃左右时,水不断地变成汽,开水四周包围着这层汽,好像裹着一层线毯,落到地上声调也就低沉多了,冷水落到地面上,没有气垫的缓冲作用,声音也就变得清脆 了。这正像掉在地面上的钢球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掉在棉被上的钢球只会发出一点儿声响一样。

水的奇言妙语可多啦,你能自己做些实验,研究一下吗?

24、一篇 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 顺序,语言 。

的修辞方法。

26、画线句是为了解释 (用原文回答)。 27、说明水在三种情况下的语言:① ② ③ 。 28、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怎样才能判断出壶里的水是否是开的? 【能力提升】 29、农谚举隅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丰富的物候知识 ①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②瓦片云,晒死人。

③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④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⑤麻雀屯食要落雪。

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⑦蚂蚁垒窝要落雨。

⑧鱼跳水,有雨来。泥鳅静,天气静。 ⑨猪衔草,寒潮到。

⑩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25、生动地说明水有各式各样的语言,很多地方运用了

- 6 -

十七 奇妙的克隆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 【教学难点】

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2、走近作者

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1937年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195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4、 相关链接

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什么东西可以克隆? 应该说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这难道不奇妙吗?

5、课前准备

- 7 -

(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自主学习】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繁衍(yǎn) 胚胎(pyi)B.蟾蜍(chánchú) 鳞片(lín) .....C.两栖(x?) 相安无事(xiànɡ)D.囊虫(nánɡ) 孵化(fū)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

B.一株草莓依靠沿地“爬走”的匍匋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 C.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

D.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 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

(2)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

(3)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4)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 )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读第一部分

4、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

5、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6、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找出来。并回答其作用是什么呢?

?、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8、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

- 8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