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1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十六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了解本文说明方法,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优美。

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1.理清说明顺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2.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物候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3.相关资料 名词解释: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侯的反应。如:植物的开花结实,动物的繁育,始霜解冻等。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1 -

衰( )( )( )( )翘( )( )( )( ) 观( )( )( )( )落( )( )( )( )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草木荣枯 周而复始 风雪载途 形影不离 ....A.光荣 又 充满 形态 B.茂盛 又 充满 形体 C.光荣 复习 载重 形状

3、填入下文横线处适当的一组词语是( )。

物候________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___得多。

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_________是_________的。 A.观测 灵验 观察 必需 B.观测 灵敏 观测 必要 C.观察 灵活 观望 必然 4、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5、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6、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7、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8、本文采用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提示: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7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精读精练】

(一) 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9、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 2 -

(二)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 (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0、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11. 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1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翩然新课标第一网 1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1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1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第三课时 ) 【主题阅读】

(一)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

- 3 -

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蓄碳元素,减小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 )“自然之肾”。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继发展的重要基础。

湿地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2,760余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属、1,380多种。湿地植物从生长环境看,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从植物生活类型看,有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漂浮型等;从___________看,有的是细弱小草,有的是粗大草木,有的是矮小灌木,有的是高大乔木。湿地动物的种类也异常丰富,我国已记录到的湿地动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支力气、真菌和微生物缩小),其中水禽大约250种,鱼类约1,040种。鱼类中淡水鱼有500种左右,占世界上淡水鱼总数的80%以上。因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16、 找出本文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除“列数字”外,用得最多的两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你用表格的形式把湿地的类型表示出来。(参看第1段中画线部分)

19、请从“誉为”、“称为”、“喻为”、“视为”四个词中选择一个填入第二段的括号里,使之符合语言环境。

20、人们说湿地是“自然之肾”而不说它是“自然之肺”,这是有道理的。第二段文字中有个句子能基本上表现这种道理。请把这个句子找出来。

21、要理解第三段文字中“分说”部分的层次与内容,应抓住的两个关键语句是:

- 4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