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原始性创新能力问题研究(全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重庆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原始性创新能力问题研究(全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展得益于大量高技术的进步与突破,如大功率微波技术、高精度磁场获取技术、高精密电源技术、超高真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海量数据获取传输和处理技术等。另一方面,粒子加速器及大型粒子探测器的发展又对这些高技术的进一步突破起到了巨大的带动和推动作用。

6、坚持自主建设与寻求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相结合

发达国家都尽可能地自主建设科技基础设施,特别是对于事关国家安全与特殊重大战略需求的大型设施,以保证国家安全与自身科技研究工作的基本需要。

人类共同面临的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远非一个国家的能力所及,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大型科学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开放性、国际化的特点,并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联合国2003年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号召,推动科技数据的国际共享。20世纪后期以来,许多大型科学设施都是通过全面的国际合作建造的,许多新的国际合作计划正在筹划中。已建造或正在实施中的有地球系统科学计划(ESE)、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伽利略计划等。

再有,通过世界范围内计量基标准的精度和测量频段的国际比对,建立起各国计量基标准的等效性,推动全球计量体系的形成,逐步实现国际间校准与测量结果的相互承认。

(二)我国科技平台建设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进一步重视科技基础设施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初具规模。实施了一批重大科学工程,建设了一批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及基地,建立了部分区域性科学仪器协作共用

- 17 -

网,收集储备了相当数量的种质资源和标本,积累了重点领域的科学数据和文献,培养了一批从事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的专业人员。特别是“九五”以来,积极探索资源优化整合,制定了相关政策及标准,有利地推动了大型科学仪器、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源的共享共建;加强了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产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体系等科研开发基地的建设;启动了国家实验室建设计划;为推动地方科研基地建设,实施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计划;建成了一批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研究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基础设施条件比以前有了较大改善,部分领域科技基础设施条件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一些前沿、交叉和新兴学科等领域的科技基础设施条件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研究实验与观测支撑能力得到增强,但仪器设备水平和自主开发能力仍有待提高,大型科学设施和高水平综合型研究基地缺乏。

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收集不全面、主权保护不力、评价不足、保存设施落后、共享服务差。

网络科技环境建设开始起步,科技信息资源存量有所增长,但信息资源仍明显不足,共享水平低。

计量、技术标准与检测工作多方面取得进展,但探索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研究缺乏,整体技术水平滞后,重要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科技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差距较大,难以有效支撑重大科技突破和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鉴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

- 18 -

和我国科技发展对平台建设的需求,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在2004年联合制定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把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作为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科技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的重要工作来抓。

完整的平台不仅指有形的“硬件”、物质,还包括能够调动构成平台硬件充分发挥作用的运作机制以及使硬件“活”起来的能动因素,即操作者和管理者。要特别强调人和制度的因素,只有把下述三方面的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系统化的能够正常运转的公共科技平台。

平台的制度体系是其建设和运作的核心。它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管理办法、规则、标准等。其中,以共享为特征的运行机制则是制度体系的内核。制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首先做好研究和通盘规划,并且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始终体现“共建共享”的精神。制度体系的建设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平台法律体系的建设,法律建设应本着与国际惯例接轨,与有关法律衔接的原则进行。

第二个层次是平台规章体系的建设,它是以国家平台建设的原则和相关法律来修订、制订和发布的一些管理办法、条例、规定等行政命令。

第三个层次是标准、规则、规范等,它是根据平台建设和运行的需要而制订的诸如数据采集保存、文献编辑、网络接口、各类自然科技资源的收藏、储存等技术标准和规范。

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是平台的载体,是平台的基础。它的内容

- 19 -

随着科技创新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目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建设:

第一,根据国家目标和学科发展需要,对现有的重大科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应用中心、野外观测台站等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形成一个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流动开放、共建共享、高效运行的国家实验研究体系。

第二,通过制定科学数据共享政策和法规,规范和协调数据收集、管理和应用,建设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国家科技基础数据中心,实现国家科技基础数据的采集、汇交、更新和共享。

第三,保护与利用自然科技资源,建立国家科技实物标本场馆、种质资源库群,加快濒危物种抢救,增加动植物、微生物、人种遗传、地质矿产等资源与标本收集入库的品种和数量,加快自然科技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建成各类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库群,并形成规范化、开放式的应用服务体系。

第四,整合科技文献资源,重点建成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科技报告、成果、专利、科技图书、科技期刊与技术标准、方法、工艺等大型文献资源库,促进与国际科技文献资源的汇交及融合,在全球范围实现互补共享,基本满足我国科技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第五,创建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协同、科学实验、大规模科学计算、虚拟设计与制造、网络科技资源服务等功能的网络科技环境,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支撑。

- 20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