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一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A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一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A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一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A卷(含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RNH2·H2ORNH+

3+OH的电离平衡中,要使RNH2·H2O的电离程度及c(OH)都增大,可

采取的措施是

A.通入HCl B.升高温度 C.加适量水

D.加少量NaOH固体

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B.由水电离出来的c(H+

)为1.0×10

-10

mol·L-1

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了水的电离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D.0.2mol·L-1

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4.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2SO4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B.将②、④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④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向10mL上述四溶液中各加入9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5.已知同温同浓度时酸性强弱顺序:HF>CH3COOH>HCN,则当NaF、CH3COONa、NaCN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时,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NaF>CH3COONa>NaCN B.NaCN>CH3COOHNa>NaF C.CH3COOHNa>NaF>NaCN

D.NaF>NaCN>CH3COONa

6.常温下,0.1 mol·L-1

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8

c(H+

=1×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一元酸溶液的pH=1

B.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1

mol·L-1

C.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

-22

D.用pH=11的NaOH溶液V和V-1

1 L2 L 0.1 mol·L该一元酸(HA)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7,则V1<V2

7.常温下,将pH=a的NaOH溶液与pH=b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约为

A.10

14-a-2b B.10

a+b-14

C.10

a-2b D.10

a-2b+14

8.室温下,将0.1 mol·L-1

的一元酸HA溶液逐滴滴加到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元酸HA为弱酸

B.a点所示溶液中c(Na+

)>c(A-

)>c(OH-

)>c(HA) C.pH=7时,c(Na+

)>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H+)-c(OH-)=12[c(A-

)-c(HA)]

9.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CO2-

--

3+H2OHCO3+OH 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B.Al3++3H+

2O

Al(OH)3(胶体)+3H 明矾净水

C.TiCl4+(x+2)H2O(过量)===TiO2·xH2O↓+4HCl 用TiCl4制备TiO2 D.SnCl2+H2O

Sn(OH)Cl↓+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NaOH固体

10.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蒸馏水中加入NH4NO3固体,Kw不变

B.加水稀释FeCl3溶液,c(Fe3+)/c(Cl?)的值减小 C.加热蒸干并灼烧Al(NO3)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D.浓度均为0.1mol·L?1的Na(Na+)=2[c(CO2??

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3c3)+c(HCO3)+ c(H2CO3)]

11.常温下,用0.10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mol·L-1

HCl溶液和20.00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a与b的关系是a<b

C.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为c(CH-

3COO)>c(Na)>c(H+

)>c(OH) D.这两次滴定都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12.向浓度为0.1 mol·L-1

NH4Cl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下列各量保持减小的是

①c(H+) ②c(NH+③c(NH+c(NH+4)+c(H+4))4) c(Cl-) ④c(NH ⑤NH4的水解程度 ⑥c(NH+

3·H2O)·c(H+)4)

c(NH+4)

c(NH3·H2O)

A.③⑤ B.⑤⑥ C.③⑥ D.④⑥ 13.室温下,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c(H+)=c(HClO)+c(ClO-)+c(OH-) B.pH=8的NaClO+

?

+

2溶液中:c(Na)>c(ClO2)>c(OH)>c(H)

C.0.1mol·L-1HCl溶液与0.2 mol·L-1 NH3·H2O溶液等体积混合pH>7:c(NH3·H2O)>c(Cl-)

>c(NH+c(OH-4)>)

D.0.1mol·L-1K)=3[c(C??

2C2O4溶液与0.2 mol·L-1KH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4c(K+2O24)+c(HC2O4)

+c(H2C2O4) ]

14.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Kw/c(H+

)<1.0×10?7

mol·L?1

B.c(Na+

)=c(HCO-

2-

3)+c(CO3)+c(H2CO3)

C.c(H+)+c(NH+--2-

4)=c(OH)+c(HCO3)+2c(CO3) D.c(Cl?

)>c(NH+

2-

4)>c(HCO3)>c(CO3)

15.在含有Ag+

的酸性溶液中,以铁铵矾NH4Fe(SO+

4)2作指示剂,用KSCN标准溶液滴定Ag。已知:AgSCN(白色,s)Ag+

+SCN-

,K-12

3+sp=1.0×10

;Fe+SCN

FeSCN2+

(红色),K=

1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边滴定边摇动溶液,首先溶液变红色

B.当Ag+

定量沉淀后,少许过量的SCN-

与Fe3+

生成红色配合物,即为终点 C.上述实验可用KCl标准溶液代替KSCN标准溶液滴定Ag+

D.滴定时,溶液pH变化不会影响终点的观察

16.常温下将盐酸溶液滴加到联氨(N2H4)的水溶液中,混合溶液中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lg c(O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N2+

2H6+N2H4

2N2H5的pK=90(已知pK=lg K)

B.N(Cl-

)+c(OH-

)=c(N+

2+

c(H+

2H5Cl溶液中存在:c2H5)+2c(N2H6)+) C.N+

2H5Cl溶液中c(H)>c(OH) D.K-6

b1(N2H4)=10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52分)

17.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①0.01mol/L CH3COOH溶液;②0.01mol/L HCl溶液;③pH=12的

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⑤0.01mol/L 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⑥0.01mol/L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1)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_________; (2)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 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___③(选填“>”、“<”或“=”,下同);若将②、③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pH_____________7。

(3)若将①、④溶液按体积比为2∶1混合后,所得溶液pH______7(选填“>”、“<”或“=”)此时溶液中除水分子外的各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则混合液可能呈_________(填序号)。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18.在含有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往往有多个化学平衡共存。

(1)一定温度下,向1L 0.1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0.1mol CH3COONa固体,平衡后则溶

液中c(CH-3COO)c(H+)c(CHCOOH)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写出表示该混合溶液中所有

3离子浓度间的一个等式:______

(2)常温下向20mL 0.1mol·L?1

Na?1

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HCl溶液40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情况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同一溶液中,H2?2CO3、HCO?3、CO3___(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②当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有_____、___,溶液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

③已知在25℃时,CO2??4?1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Kh═2×10mol·L,当溶液中c(HCO?3)

:c(CO2?3

)=2∶1时,溶液的pH=_____。

19.现有0.175 mol·L-1

醋酸钠溶液500 mL(已知醋酸的电离常数K-5

a=1.75×10)。 (1)写出醋酸钠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图象能说明醋酸钠的水解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

A.溶液中c(Na+)与B.CH-3COO的水解速率与C.溶液的pH与反D.Kw与反应时间t的反应时间t的关系 反应时间t的关系 应时间t的关系 关系 (3)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下列少量物质,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________。 A.冰醋酸 B.纯碱固体 C.醋酸钙固体

D.氯化铵固体

(4)欲配制0.175 mol·L-1

醋酸钠溶液500 mL,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_g无水醋酸钠,溶于适量水中,配成500 mL溶液。 方案二:用体积均为250 mL且浓度均为________mol·L-1

的醋酸与氢氧化钠两溶液混合而成(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

(5)在室温下,0.175 mol·L-1

醋酸钠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已知醋酸根离子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Kw

Ka(CH3COOH)

]。

20.Ⅰ.(1)将Mg条放入浓NH4Cl溶液中产生氢气,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

(2)Mg(OH)2浊液中存在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若向此浊液中加入浓的NH4Cl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Ⅱ.盐酸、醋酸和碳酸是化学实验和研究中常用的几种酸。

已知室温下:K-5

-7

-11

a(CH3COOH)=1.7×10;H2CO3的电离常数Ka1=4.2×10、Ka2=5.6×10

(1)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碳酸氢钠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②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四种溶液:

a.碳酸钠溶液 b.醋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

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某温度下,将pH均为4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其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图中a、b、c三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3)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

)=10-a

mol·L-1

,c(OH-

)=10-b

mol·L-1

,已知a+b=12,则在该温度下,将100mL 0.1 mol·L-1的稀H2SO4与100mL 0.4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______。

21.常温下,向浓度为0.1mol·L-1

、体积为V 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用pH计测溶液的pH随盐酸的加入量而降低的滴定曲线,d点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温度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________。 (2)滴定过程中所用盐酸的pH=________。

(3)比较b、c、d三点时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

(4)滴定时,由b点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各选项中数值变大的是___(填字母,下同)。 A.c(H+)·c(OH-) B.c(H+)·c(NH3·H2O)/c(NH+4)

-+-C.c(NH+4)·c(OH)/c(NH3·H2O) D. c(H)/c(OH)

(5)根据以上滴定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溶液中N元素只存在NH4+和NH3·H2O两种形式)。

A.点b所示溶液中:c(NH4)+c(H)=c(OH)+c(NH3·H2O) B.点c所示溶液中:c(Cl-)=c(NH3·H2O)+c(NH+4)

-C.点d所示溶液中:c(Cl-)>c(H+)>c(NH+4)>c(OH)

--+D.滴定过程中可能有:c(NH3·H2O)>c(NH+4)>c(OH)>c(Cl)>c(H)

+

(6)d点之后若继续加入盐酸至图像中的e点(不考虑NH4水解的影响),则e点对应的横坐标为________。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