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本科《食品分析》考试题型及思考题完整答案(1)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2本科《食品分析》考试题型及思考题完整答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型。(3)氧化亚铜也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保持反应液沸腾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而增加耗糖量。

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热源上取下来滴定,以防止空气进入反应溶液中

29.醛糖的测定原理是什么?(碘量法)

原理: 含有游离醛基的糖(如葡萄糖)和半缩醛羟基的糖(如乳糖、麦芽糖),于碱性溶液中在碘的作用下,可被氧化为相应的一元酸。 C6H12O6+I2+2NaOH→CH2OH(CHOH)4COOH+2NaI+ 2H2O 碘与氢氧化钠都是过量的,

I2(过量)+2NaOH→NaOI+NaI+ H2O 加入盐酸后: NaOI+NaI+ 2HCl →2NaCl +H2O +I2

I2+2Na2S2O3→2NaI+ Na2S4O6 根据上述反应式,可由消耗的碘量求出醛糖的量。

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是完全按化学反应式定量的,因此,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式进行定量计算,而不用经验检索表。1mL碘相当于葡萄糖 180mg,麦芽糖342mg,乳糖360mg。

30.酶水解法测定淀粉的原理?使用淀粉酶前需先将淀粉糊化,为什么? 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残留物用淀粉酶水解生成麦芽糖和糊精,再用6mol/L盐酸水解成单糖,然后按还原糖法测定葡萄糖含量,按葡萄糖含量乘0.9折算成淀粉含量。

淀粉糊化——淀粉吸水溶胀,破坏晶格结构,变成粘度很大的淀粉糊,使其易被淀粉酶作用。酶水解未糊化淀粉速度:酶水解糊化淀粉速度 = 1:20000 31.试述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测定淀粉的优缺点和适用对象。

酸水解法 适用于(1)淀粉含量较高,而半纤维素和多缩戊糖等其他多糖含量较少的样品;(2)对富含半纤维素、多缩戊糖及果胶质的样品,因水解时它们也被水解为木糖、阿拉伯糖等还原糖,使测定结果偏高。

优缺点:该法操作简单、应用广泛,但选择性和准确性不及酶法。

酶水解法 因为淀粉酶有严格的选择性、它只水解淀粉而不会水解其他多糖,水解后通过过滤可除去其他多糖。所以该法不受半纤维素、多缩戊糖、果胶质等多糖的干扰,适合于这类多糖含量高的样品。 优缺点: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但操作复杂费时。 32.高锰酸钾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原理是什么?

(P67)

将一定量的样液与一定量过量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糖把二价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

33.测定食品中蔗糖时,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水解条件?P73

蔗糖的水解速度比其他双糖,低聚糖和多糖快得多,本法规定的水解条件下,蔗糖可以完全水解,而其他双糖,低聚糖和淀粉的水解作用很小可忽略不计,为获取准确的结果,必须严格控制水解条件。

34.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P119)消化时加入的硫酸钾和硫酸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120)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硫酸铜CuSO4: a.催化剂; b. 指示消化终点的到达; c. 蒸馏时作为碱性反应的指示剂

35.样品消化过程中内容物的颜色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指示剂:甲基红-溴甲基酚绿 指示剂: 红色 绿色 红色 ( 酸) (碱) (酸)

36.样品经消化蒸馏之前为什么要加入氢氧化钠?这时溶液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如果没有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37.蛋白质的结果计算为什么要乘上蛋白质换算系数?6.25的系数是怎么得到的?P115

由于蛋白质不能直接进行检测,需要检测其中氮的含量再换算成蛋白质。 一般蛋白质的含氮量为16%,即一份氮相当于6.25份蛋白质,此数值(6.25)成为蛋白质的换算系数。

38.双缩脲法快速测定蛋白质的原理 P124

当脲被小心加热至150~160度时,可由两个分子间脱去一个氨分子而生成二缩脲(也叫双缩脲),双缩脲与碱及少量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双缩脲结构相似,故也能呈现此反应生成紫红色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据此可用吸光度法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39.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态氮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是什么?P138-139

操作方法:样品溶液(氨基酸约20~30mg)2 份,+ 50mL蒸馏水; 1份 + 3滴

中性红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红色→琥珀色); 1份 + 3滴百里酚酞指示剂+中性甲醛20mL,摇匀,静置1分钟,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兰色); 分别记录两次所消耗的碱液mL数。

40.测定维生素A的原理?样品为什么需要皂化?常规的去脂方法有哪几种?P190

维生素A在三氯甲烷中与三氯化锑相互作用,产生蓝色物质,其深浅与溶液中所含维生素A的含量成正比。该蓝色物质虽不稳定,但在一定时间内可用分光光度计于620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 皂化是为了减少脂溶性物质的干扰。 常规的去脂方法是采用皂化法和研磨法。

41.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原理?P204

还原型抗坏血酸可以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被还原后颜色消失。 42.在测定维生素C时,如何消除其他还原剂的干扰?P205

在提取过程中,可加入EDTA等螯合剂去处样品中含有的还原性的铁离子,铜离子或亚锡离子等物质。

43.测定食品灰分的意义是什么?P162

答:(1) 可以判断食品受污染的程度。灰分含量超过正常范围说明:生产中使用了不合乎卫生标准要求的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加工、贮运过程中受到了污染。 (2)评价食品的加工精度和食品的品质。 (3)反映植物生长的成熟度和自然条件对其影响 44.为什么食品样品在高温灼烧前要进行炭化处理?

答:(1)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 (2)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3)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碳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 45.样品预处理有机物破坏法有几种?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有机物破坏法: 采用高温或高温强氧化条件,使被测组分以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形式出现。 (1)干法灰化法

样品→炭化→ 500℃~600℃ →灰分→冷却→加适量适当溶剂溶解→水浴加热

至干→加水定容

优点:①破坏彻底; ②操作简便; ③使用试剂少;④灼烧后灰分体积很小,处理样品多,有利于降低检测下限。

缺点: ①耗时较长; ②温度高易造成某些易挥发组分的损失;③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留作用。

(2)湿法消化法:样品→加液态强氧化剂→加热消煮→消化液

优点: ①时间短;②温度较低,减少了易挥发元素的损失;③容器吸留少。 缺点:①常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需在通风橱中操作;

② 消化反应时有机物分解出现大量泡沫外溢而使样品损失,需要操作人员小心照管;③耗用试剂较多,做样品消化的同时必须做空白实验。

干法灰化是指样品在500-600摄氏度的马夫炉中,水分和挥发成份蒸发,在有氧条件下,有机物被灼烧成二氧化碳和氮的氧化物,大部分的抗物质转化成氧化物、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和硅酸盐。

干法灰化损失:在这种灰化中,一些元素如铁、硒、铅、汞可被部分挥发,因此,如果样品灰化后要用于特殊元素分析,必须选择其他方法。 湿法灰化:使用酸、氧化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氧化有机物的方法。

特点:矿物质在没有挥发的情况下被溶解,可作为一种适合特殊元素分析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比干法更广泛的用于特殊元素的分析。

低温等离子灰化:特殊的干法灰化,利用电磁场产生初生态氧,在低真空条件下氧化食品。在一个比马夫炉温度低得多的条件下灰化样品,以防止元素的挥发,灰分物质的晶体结构保持良好。

4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是什么?P178-184

(样品→干法灰化→加酸使无机元素全部溶解→直接吸入空气和乙炔中原子化→测定钙原子对空心阴极灯发射谱线(钙为422.7nm)的吸收。测定钙时,需加镧作为稀释剂,以消除磷酸等物质的干扰。)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对大多数元素来说,主共振线是最灵敏度的谱线,也是各元素的特征谱线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