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跃 第9册美术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余跃 第9册美术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课 悠悠老街 课题 悠悠老街 总课时 1 执教者 余跃 教学 目标 欣赏各地著名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说说自己家乡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运用写生、记忆画等形式表现老街。 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 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描述。 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老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补充 重难点 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程 1.导课,出示课题。 (1)对老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欣赏老街) 课件出示老街风光,如老街夜景等,感受老街的风光。 (2)小结:老街,是一幅绝佳的山水画,是一条风光秀丽的街道。 (3)板书课题:悠悠老街。 2.对老街的文化背景感受。 (1)小结出示:老街文化遗存,教师讲解。 (2)小结:老街,是一座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条历史悠悠的老街。 3.对老街的历史文化建筑探访。 (1)趣味导入。 教师先出示几张老街历史建筑物的局部,让学生猜猜是哪里的建筑物?再出示建筑全貌,请学生看一看,说说是什么建筑。 (2)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城市要进行整体改造,这几处建筑是否该拆除? (3)探究活动。 先请探访这几处建筑的同学分小组交流探访活动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进行讨论。再请各组代表说明本组探访活动的情况,按探访记载表分析,对探究问题作出答复。 (4)激发写生创作兴趣。 现在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逐渐消失,我们必须积极保护,并给予记录。可讲述有关后人想寻找一些名人曾在老街居住过的历史建筑,由于文字图片记载缺乏而费尽周折的故事,激发学生除了文字图片的收集探访外,还可进行美术写生创作,以艺术形式描绘、记录自己喜爱的历史建筑物。 4.写生创作指导。 (1)对比老街历史文化建筑与现代城市建筑,区别表现在哪里?让学生看图片对比分析,更清晰地了解历史建筑的特点,帮助启发学生能够抓住历史建筑特点进行描绘。 (2)欣赏绘画艺术家用线描、色彩速写描绘建筑物的作品,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构思。 (3)欣赏儿童优秀作品,鼓励创作信心,讲究创作的童趣性。 结合欣赏,教师可演示如建筑与树木的主次关系,构图的疏密、饱满,以及先线描后色彩的创作方法等。 (4)作业设计:用速写与摄影的表现手法,创作题为《值得珍藏的建筑》的作品,全班可装订成《悠悠老街》的图册,并配上文字简述。学生创作用纸可事前打孔以便用线装订。 5.学生独立创作,教师设计封面、目录。 6.展示作品,创作点 得与失 课后 反思

归因分析 改进措施 第二课 传统门饰

课题 传统门饰 总课时 2 执教者 余跃 教学 目标 1、通过教学,能将想象中的大桥在画面或泥塑中再现。 2、通过描绘和泥塑大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理解。 重点:用绘画或剪纸的形式表现中外的门饰。 难点: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一定的装饰风格。 (学生)绘画或剪纸的工具材料,收集门饰的图片资料等。 (教师)范作和中外门的图片。 补充 重难点 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程 1.介绍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门饰的知识:传统的门饰;门饰的雕刻技法、民族特点;中外门饰的区别等。 (2)引入课题《门的装饰》。 2.欣赏相关作品。 (1)欣赏范作,提问:你觉得这些传统门饰美在哪里?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表现在门饰上面的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翎毛走兽等。) (2)欣赏中外门的图片,提问:与我国传统的门饰相比,欧洲建筑的门饰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传统的门饰精致、华美,欧洲的门饰简洁、厚重等。) 3.学生构思创作。 提示: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或剪纸形式表现,注意表现出门饰的风格。 4.教师巡视指导。 对创作中普遍的问题作集体和个别的指导。 5.小结本课内容。 结合本课内容讲评作业,下节课上《我心中的门》。

《泥娃娃》教学设计

课 题 泥娃娃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欣赏和了解泥塑人物的形式和特点 2、 学习运用多种泥塑方法来表现儿童的活动,运用泥板、泥条、泥块、泥团来塑造人物的动态特征,并注意刻画表情 3、 感悟泥塑人物的艺术魅力,提高对泥塑人物的造型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习运用多种泥塑方法塑造富有动态的泥人,并注意刻画表情 2、 难点:泥塑人物动态的稳定性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五、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欣赏惠山泥人《大阿福》,说说大阿福的来历 2、小结:惠山泥人的艺术特色 3、揭示课题:《泥娃娃》 4、引导学生欣赏宋代泥塑作品《泥孩儿》,感受中国传统泥塑作品的艺术魅力 5、引导学生欣赏泥塑作品《刘海戏金蟾》、《放鞭炮》,进一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神态及动态的造型方法 6、引导学生学习教科书中第17页的泥塑人物的步骤图,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7、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塑人物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8、作业建议: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半身像的形式来塑造自己喜欢的娃娃形象 9、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10、展示评议:与同学说说自己作品的特点 11、拓展延伸:泥塑人物赏析 课后反思

主备人 余跃 执 教 余跃 根据学情调整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