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0套名校中考模拟卷)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9届中考语文五月一模拟试卷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附10套名校中考模拟卷)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9届中考语文五月一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辑录了《阿长与〈山海经〉》、《风筝》、《藤野先生》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B.《范文正公集》和《欧阳文忠公集》中的“文正”和“文忠”分别是范仲淹和欧阳修的谥号,这两本书都是以作者去世后的封号作书名。

C.《水浒传》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达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7.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③②① D.④⑤①②③ 8.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B.今天是您的生日,妈妈,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 C.大家既然欢迎我表演一个节目,我就不怕献丑了,唱一支歌吧 。

D.小芳,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胜利终归是你的。 9. 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3分)

A.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B. 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

已乎 .

C. 故患有所不辟也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 万钟于我何加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10.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第Ⅱ卷 主观题(120分)

二、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1.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选择无处不在。面对陋室,刘禹锡选择坦然:斯是陋室, (1) ;面对名利,陆游选择淡然:无意苦争春,

(2) ;无长兄的木兰选择担当,奔赴战场: (3) ,关山度若飞;博学的孔子选择虚心向他人学习: (4) ,其不善者而改之;面对失意和挫折,李白选择自信和乐观: (5) , (6) ;选择有时意味着奉献和牺牲: (7) , (8) 。 12.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2分)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三、阅读理解(共42分)

(一)古诗词赏析,完成13-15题(8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3. 诗歌首联“ ”和“ ”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2分)

14. 对全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15.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

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未尝稍降辞色 (2)援疑质理 ...(3)媵人持汤沃灌 (4)皆被绮绣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略无慕艳意”“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 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 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 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19.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用意是什么?有关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两个(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0分)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

②有时候,

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

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不知不觉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挤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长夜,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20.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三个片断的内容(3分)

片断一: 片断二: 片断三: 2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2分)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22.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