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相关法律 - 历年真题(2012年) - 2013年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税收相关法律 - 历年真题(2012年) - 2013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www.wangxiao.cn 22、双方互负债务,没有约定先后履行顺序,一方在对方末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对方的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小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对方相应的履行请求。该权利在我国合同法理论上称为( )。 A:先履行抗辩权 B:先诉抗辩权 C:同时履行抗辩权 D:不安抗辩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定义。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的当事人应同时履行义务的,一方在对方未履行前,有拒绝对方请求自己履行合同的权利。

23、甲乙各自赶一头牛,同乘一条船过河。当时天下着大雨,船被洪水冲下来的石头击中,危及到人与船的安全。甲急中生智,将自己的牛推至河中,接着又将乙的牛推至河中,甲、乙才得以安全渡河,但两头牛均被大水冲走。乙提出,甲只能将自己的牛推下河,不应该将乙的牛也推下河,要求甲赔偿损失。甲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抗辩事由是( )。

A: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C:甲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D:本案属于意外事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免责事由。为了使本人或者第三人的人身或财产或者公共利益免遭正在发生的、实际存在的危险而不得已采取的一种加害于他人人身或财产的损害行为,称为紧急避险。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wangxiao.cn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www.wangxiao.cn

24、关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意味着当事人拥有相同的诉讼权利 B:处分原则意味着法院无权干涉当事人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行使 C:原告提起诉讼与被告进行答辩是辩论原则的表现 D:调解原则适用于民事审判程序和民事执行程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地位上的平等,诉讼权利内容并不一定相同。所以选项A错误。民事诉讼当事人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如果违法,法院将代表国家实行干预。所以选项B错误。调解原则适用于民事审判程序。所以选项D错误。

25、甲对乙提起请求偿还借款的诉讼。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理论,相关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

A:甲向法院提交的其向乙的银行卡转款的银行凭条 B:丙向法院提供的曾听甲说乙要向甲借钱的证词 C:甲向法院提交的乙向其借款时出具的借据复印件 D:丁向法院提供的曾陪同甲到银行汇款给乙的证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能够单独地直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不能单独地、直接地证明待证事实,但一系列事实组合在一起可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是间接证据。由此可知,本题中只有甲向法院提交的其向乙的银行卡转款的银行凭条能够单独直接的证明待证事实,所以是直接证据。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wangxiao.cn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www.wangxiao.cn 26、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关于老年人犯罪适用强制措施和量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B:犯罪时已满7 5周岁的人,不得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C:审判时已满70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D:犯罪时已满70周岁的人,不得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老年人犯罪适用强制措施和量刑的规定。《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27、禁止令是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对犯罪分子作出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间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的一种司法措施。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关于适用禁止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令可以与假释同时适用 B:禁止令不得与主刑同时适用 C:禁止令可以与逮捕同时适用 D:禁止令可以与宣告缓刑同时适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禁止令。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28、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关于适用假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wangxiao.cn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www.wangxiao.cn A: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累犯,认真遵守监规,确有悔改表现,可以假释 B:因故意杀人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 C: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3以上,可以假释

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假释的对象条件、考验期限。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9、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人民法院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保证诉讼顺利进行,人民法院可依法决定对被告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 B:人民法院对严重违反法庭秩序的诉讼参与人可以决定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C:人民法院无权决定对被告人取保候审 D:人民法院无权决定逮捕被告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刑事强制措施。法院无权决定刑事拘留措施,对严重违反法庭秩序的诉讼参与人可以决定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所以选项B错误。人民法院有权决定对被告人取保候审。所以选项C错误。人民法院可以决定逮捕。所以选项D错误。

30、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强制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可以采取拘传措施,对没有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强制其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wangxiao.cn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