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上皮组织作业2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组织学与胚胎学上皮组织作业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D、泌尿道 E、子宫内膜 [2分](9)下列对微绒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上皮细胞游离面的微细指状突起 B、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C、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功能 D、中轴胞质内有纵行排列的微管

E、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

[2分](10)单层立方上皮分布于( )

A、肾远曲小管 B、小叶间胆管 C、胆囊 D、甲状腺滤泡 E、肾盂

[2分](11)下列对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形态多样 B、细胞高矮不一

C、细胞核的位置高低不等 D、细胞游离面均达到腔面 E、细胞基底面均附于基膜上

[2分](12)单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

A、心脏和血管 B、腹膜 C、胆小管 D、肾远端小管 E、肺泡 [2分](13)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特化结构有( )

A、微绒毛 B、皱襞 C、半桥粒 D、纤毛 E、质膜内褶

四、名词解释(3小题,共9分) [3分](1)内皮 [3分](2)中间连接 [3分](3)半桥粒

五、填空题(4小题,共20分)

[6分](1)上皮组织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在成分( )、细胞间质( )、

细胞有(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常有两种特殊结构,即( )和( );侧面常有四种特殊结构即( )、( )、( )和( );基底面常有三种特殊结构,即( )、( )和( )。

[6分](2)按照功能不同,上皮组织主要分为两大类,即( )和

( )。根据上皮的细胞层数,被覆上皮可分为两类,即( )和( );根据细胞的形态,单层上皮又可分为四种,即( )、( )、( )和( );根据表层细胞的形态,复层上皮又可分为三种,即( )、( )和( )。

[4分](3)气管黏膜被覆( )上皮,其细胞类型包括( )细胞、( )细胞( )、细胞和( )细胞,其中( )细胞最多,表面有大量( )。

[4分](4)浆液性腺细胞的细胞核呈( )形,位于( ),其顶部胞质有呈嗜酸性的( ),基底部胞质染色呈( );黏液性腺细胞的细胞核呈( )形,位于( ),大部分胞质染色( )。 六、简答题(3小题,共16分)

[5分](1)简述上皮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6分](2)简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分布?

[5分](3)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常有哪些特化结构?其基本功能是什么? 七、论述题(1小题,共8分)

[8分](1)上皮细胞的侧面常有哪些特化结构?其结构和功能如何?

2011-2012(2)组织学与胚胎学上皮组织作业(二)

答案

一、01(16小题,共16分) [1分](1)B [1分](2)A [1分](3)E [1分](4)C [1分](5)C

[1分](6)C [1分](7)B [1分](8)D [1分](9)A [1分](10)B [1分](11)B [1分](12)C [1分](13)E [1分](14)B [1分](15)E [1分](16)B

二、02(1小题,共5分) [5分](1)E|B|C|A|D 三、04(13小题,共26分) [2分](1)ABC [2分](2)CD [2分](3)BD [2分](4)AC [2分](5)ABC [2分](6)ABCDE [2分](7)ABD [2分](8)AE [2分](9)ABE [2分](10)ABD

[2分](11)ABCE [2分](12)ABE [2分](13)AD

四、05(3小题,共9分)

[3分](1)铺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或淋巴流 动。

[3分](2)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多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紧密连接的下方,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此处相邻细胞间有15~20nm宽的间隙,间隙内充满细丝状物质横向连接相邻细胞膜。细胞膜的胞质面上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构成终末网。中间连接除有黏着和连接相邻细胞的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3分](3)半桥粒是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其下方基膜间的半个桥粒样结构,可将上皮细胞牢固地连接在基膜上。

五、06(4小题,共20分)

[6分](1)多 少 极性 微绒毛 纤毛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 缝隙连接 基膜质膜内褶 半桥粒

[6分](2)被援上皮 腺上皮 单层上皮 复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4分](3)假复层柱状 柱状 梭形 锥形 杯状 纤毛

[4分](4)圆 偏基底部 酶原颗粒 强嗜碱性 扁圆 细胞基底部 浅 六、07(3小题,共16分)

[5分](1)上皮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细胞有极性;无血管;神经末梢多。根据结构和功能主要分为两类,即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6分](2)根据构成上皮的细胞层数,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在单层上皮中,又可根据细胞的形态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四种;在复层上皮中,又可根据其表层细胞的形态分为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皮三种。单层扁平上皮:铺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单层立方上皮:分布于肾小管等处。单层柱状上皮:分布于胃、肠、子宫、输卵管的内表面等部位。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呼吸道的内表面。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口腔、食管和阴道等处;角化的复层

扁平上皮分布于皮肤的表皮。变移上皮:多分布于泌尿道的内表面。复层柱状上皮:分布于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处。

[5分](3)上皮组织的游离面上常有微绒毛和纤毛。微绒毛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纤毛可定向摆动,将黏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出,有清洁、保护作用。 七、08(1小题,共8分)

[8分](1)上皮细胞的侧面常有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等四种特殊结构。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单层柱状上皮中的紧密连接位于相邻细胞间隙的顶端,呈箍状环绕细胞顶端,该处相邻细胞膜呈间断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未融合处有极窄的间隙存在。紧密连接除具细胞间连接作用外,尚有屏障作用,可防止物质穿过细胞间隙。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多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紧密连接的下方,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此处相邻细胞间有15~20nm宽的间隙,间隙内充满细丝状物质,横向连接相邻细胞膜。细胞膜的胞质面上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组成终末网。中间连接除有黏着和连接相邻细胞的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桥粒:呈斑块状,大小不等,此处相邻细胞间有20~30nm的间隙,间隙内有若干横行的丝状物质连于相邻细胞膜,丝状物在间隙中线处交织而形成一条纵向的中间线。此处细胞膜的胞质面上有致密物质形成的附着板,胞质内有若干张力细丝附着于该板并呈袢状折回胞质。桥粒有很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是一种很牢固的细胞连接。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呈斑点状。此处相邻细胞的间隙仅约3nm,相邻细胞膜上有连接小体,直径为7~9nm,由6个杆状的连接素分子围成,中央有直径约2 nm的管腔。相邻细胞膜上相对应的小管腔相互连通,成为贯通两相邻细胞膜的小管。作为化学信息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此小管,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缝隙连接除具细胞间的连接作用外,更主要的是细胞间传递化学信息和电信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