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推迟退休年龄立论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辩论赛)推迟退休年龄立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今天我方观点是当今中国应该推迟退休年龄。有道是,开宗明义,概念先行,首先我们要先明确几个概念。中国实行一项政策大多是以5年为尺度,所以,当今中国我们不妨以2010年到2020年为时间范畴;关于推迟退休年龄的最新消息,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地区、寿命、收入、职业差异等进行调整。当今中国步入老龄化阶段,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这意味着全球1/4的老龄人口集中在中国,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中国老龄化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杨洋》)而中国老龄化速度比世界其他国家要快得多,根据我国第四、五、六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仅用了 20 年时间 65 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了3.3 个百分点,相比而言,瑞典老龄人口的比重花了40 年的时间上升了 3.2 个百分点;同时, 2011年的中国人均寿命已达到76岁(《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而55岁的平均退休年龄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基于当时我国人口50岁的预期寿命制定的;随着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等的进步,劳动者劳动强度减小,工作时间减少,受教育年限的不断延长及初始劳动年龄的提高的社会背景下,是否应该推迟退休年龄需要引起你我的深思。而我方提出以下观点:

第一,从长远角度看,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短缺,我国劳动力人口自从2012年出现拐点后,

总量持续下降。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杨成钢说,15—59岁这个年龄区间,比重较大的是40岁以上的高龄劳动力。他们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生育高峰(1950—1957年)、第二次生育高峰(1962—1972年)出生,目前虽然仍在劳动年龄内,但是已经接近老龄人口。我国正在走向人口红利的末端。而推迟退休年龄无疑是在保障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缓解财政压力。中国的老龄化呈现出明显的“未富先老”的特征,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经济实力还不强,推迟退休年龄降低国家养老金支出,促进国家财政平稳健康运行和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减轻子女养老负担。我国是严重少子化国家,目前 中国最早的独生子女这一代,已经进入到赡养父母的年龄,他们刚刚成家生子,既要面对抚养子女的经济压力,又要面对赡养多位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政策,可以让双方父母继续工作几年,从而减轻子女的养老压力。(《中国老龄化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杨洋》) 最后,虽然政策制定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着眼于发展,我们看到延迟退休能够解决我国一系列问题,也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所以,综上,我方得证,当今中国应该推迟退休年龄。谢谢大家。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