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规划卡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规划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②问题和论题的处理方式不同

(2)问题和论题的关系 ①所有的论题本质上都属于问题 ②问题和论题互相渗透 (三)问题分类

1、界定明确的问题和未界定明确的问题

(1)界定明确的问题 属于知识性、记忆性的问题大都属于界定明确的问题,这类问题本身是明确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明确的。

(2)未界定明确的问题 未界定明确的问题是那些既没有明确的问题域,也没有明确的答案的问题。 2、境况问题和价值问题

(1)境况和价值观念 境况是一种和客观事实相关的条件综合,境况是现成的已有的客观条件。 价值观念是一种主观信念,这种信念表现为认知主体的认知偏好。

(2)境况问题和价值问题 ①境况问题:境况问题有些是有关物质世界的事实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多用实验的方式,所以这类问题往往有正确答案。 境况问题的特征:

A、它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产生的问题

B、解决这样一类问题,需要用事实来验证,或者是需要用新的境况来替代旧的境况。

②价值问题:价值问题则是观念问题。几乎所有的论题都有价值成分在内,所以,我们可以用论题概念来表示价值问题。 价值问题的特征:

A、这些问题中包含着认知主体的主观意志,或者是主观信念。

B、这样一类问题,往往不仅仅是用客观事实来验证,更多的是依赖人的观念认同。 C、价值问题大都和人类的行为相关,因此价值问题也是有关人类行为的问题。

二、培养问题意识

(一)问题意识 1、问题意识和好奇心

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产生这种敏感的动因是人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 创新的冲动,是因为好奇引发了问题。 2、保持好奇心

开始你的创新思维过程,一定要有对于周边世界的好奇心。 (二)在实践中培养问题意识 1、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的培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养成依靠观察接受信息的良好习惯 (2)用观察力测试的方法提醒自己 (3)注意保持观察的灵活性 2、良好心态的培养

思维主体具有良好的心态主要表现为:

(1)质疑和改良的认知态度 ①世界是不完美的

②向完美走近 ③关注不满情绪

(2)对暗示和机遇的心理敏感 ①对事件、现象背后的东西保持敏感 ②对机遇的敏感

(3)乐于寻求因果联系的求知欲望 ①喜欢问“为什么”

②从不相关的现象和不相干的研究中寻求因果联系

三、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一)准备阶段 1、创新首先是面对问题 2、给问题初步定位 3、表达问题 (1)抓住感觉 (2)用文字表达问题

(3)精练你对境况和问题的表达 (二)调查阶段

1、明确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2、使用间接调查的手段 (1)首要的信息来源是自己 (2)你周边的人也是信息源泉 (3)网络、图书馆信息源泉 3、对信息的获取保持警觉

4、直接调查:建立起自己问题的解决思路 直接调查的方式: (1)群体调查 (2)体验式调查 (3)实验调查

5、在调查研究中保持创新活力 (三)观念阶段

1、设想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观念

主意越多何以获得好主意的机会就越多呢?至少有以下两个理由可以说明这一点: (1)一个创新的主意在统计上就应该是不寻常的。

(2)我们最初产生的主意和后来产生的主意相比,最先想到的主意往往是粗糙的。 2、激发你的想象力 (1)带一点游戏心态 (2)紧张中的放松

(3)在观念面前保持中立心态 3、关注问题解决对象的边缘部分

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就是把我们的思考不断地推向边缘。关注我们的边缘性思考,特别有助于我们进行创新。

(四)评价阶段 1、对主意进行评价

(1)评价是对观念和主意进行选择的需要

(2)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依据的需要 (3)评价可以完善问题解决的主意和方案 2、观念评价的要点 (1)弄出主意的细节 (2)找出主意中的缺陷和困难 ①对这个主意的基本特征进行评价 ②考虑主意对人的影响

③对不同的互相竞争的主意进行比较 (3)完善问题解决的主意

第四部分 创新思维方法

一、概述

(一)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方法

(二)创新思维方法的作用 1、认知和实践之间的中介 2、产生新观念新发现的工具 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示功能

4、对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适应、控制和引导功能 (三)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 1、能动性

创新思维方法最生动地体现思维的能动性,它不是简单地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创新思维方法对客观事物的适应、改造和控制作用就表现出创新思维方法的能动特征。 2、互补性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创新思维方法,从来都不会是单一的。思维主体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总是各种创新思维方法的交替使用。 3、层次性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创新思维方法的层次性会有不同的表现。

层次性的第一种表现,是依据知识的分类把创新思维方法分为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专门方法。 层次性的第二种表现,是从实践角度对创新思维方法的区分,这种方法和技法的两分层次。 4、实践性

创新思维方法的实践性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创新思维方法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

(2)创新思维方法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

(3)创新思维方法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总要自觉能动地运用创新思维方法。

二、创新思维方法的类型

(一)创新思维方法的分类

1、依据知识分类的标准对创新思维方法分类

这样分类的结果,如同我们在其层次性特征中所描述的、自然就出现三个层次的创新思维方法:一般方法、

特殊方法和专门方法。

2、依据思维特征的标准对创新思维方法分类

最为人们认可的思维方法分类,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分类,吉尔福特认为: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正是在发散性思维中,我们才看到了创新思维最明显的标志。 (二)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技巧的区分 1、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的分类

这种分类的优越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人们对于创新活动的神秘,把创新思维和我们实际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

2、创新思维技巧的若干分类

创新思维技巧的分类有较大的随意性,几乎是一个作者,一本书就是一种分法。

三、创新思维原理和创新思维方法

(一)创新思维原理 1、超越性原理

创新思维的超越性原理,既有超越也有限制;既有逻辑方法,也有超逻辑方法;既有发散性思维方法,也有收敛性思维方法。 2、整体性原理

整体性原理是事物间有机渗透和联系原理在创新思维中的体现。这个世界表现为是各种事件的一个复杂的交织物,它们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在这个整体结构中,每一个构成要素都可以分析为具有一定功能,但是,其功能的发挥则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发挥的。 3、简单性原理

简约是人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愿望,我们总希望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把麻烦的东西变得方便,把繁琐的东西变得简约。简单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一种美。 所以,爱因斯坦的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思想,一个理论在科学逻辑上的简单性,也就是这种理论真理性的主要标志。 4、微量效应原理

效应原理是整体性原理的一种特例,整体性原理告诉我们,一切事物处于整体的联系之中,效应原理则把这种整体性原理发挥到极致。我们对事物间联系的通常理解是,整个世界是一个因果联系的机制,大的原因引起大的结果,细微的结果总是由细微的原因造成的。 5、对应原理

对应原理是超越性原理的特例。超越性原理告诉我们,思维向一切方向都有超越的可能性,对应原理则特别强调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

(二)依据不同原理而生成的创新思维方法 1、要素整合法

思维主体把思维要素根据一定的目标和需要,进行各种不同的排列、连接和组合,可以产生许多新东西,这种创新思维方法就是要素整合法。 2、删繁就简思维法

思维主体在对思维对象无从下手的时候,首先把对象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去掉那些多余的东西,使思维对象的问题简单化,进而解决问题,这个方法就是删繁就简法。 3、关联思维法

关联思维法是思维主体从事物之间的关联中寻求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而创新发明的思维方法。 4、协同思维法

协同思维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任何思维对象都是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协同。由于各个部分的竞争和协同,系统整体呈现出在微观层次上所没有的新结构和新特征。 5、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是指,思维主体沿着思维客体发展的相反方向,用一种反向探求的方式来对产品、课题或者问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