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MIS-复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MIS-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名词解释题:

1. 系统是由具有独立功能的元素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完

成系统的总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社会技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的全局出发辅导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规划目标。 2. 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

3. 可行性分析是指在当前组织内外的具体环境和现有条件下,某个项目投资的研制工作是

否具备必要的资源及其他条件。对于信息系统而言,其可行性可以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来考虑。

4. 诺兰模型指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提出的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它把信息系统

的成长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初始阶段、蔓延阶段、控制阶段(由计算机管理为主到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时期)、集成阶段(建立支持全企业信息需求系统,预算费用迅速增长)、数据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成熟阶段) 5. 资源、资源的生命周期

资源指被管理的对象,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无形资源是指不具有产品形式的管理对象,及战略计划与控制;有形资源有2类,一类是关键性资源,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一类是支持性资源,指为实现企业目标必须使用和消耗的那些资源。 资源的生命周期是指一项资源由取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 1 产生阶段(对资源的请求、计划阶段) 2 获得阶段(资源获得的活动) 3 服务阶段(资源的存储、服务) 4退出阶段

6.定义数据类的方法

实体法:在分析中把与企业有关的可以独立考虑的事物都可以定义为实体,每个实体根据资源的管理过程,可将其分解为计划型、统计型、文档型和业务型。

功能法:在系统中每个功能都有相应的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类,对每个功能标识出其输入、输出数据类,与第一种方法得到的数据类比较、调整,最后归纳出系统的数据类

6. 业务流程图及基本符号、数据流程图及基本符号

业务流程分析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方法,首先对高层管理业务进行分析,画出高层管理的业务流程图,再对每一个功能描述部分进行分解,画出详细的业务流程图 基本符号: 业务处理部门或单位

数据流动及方向 各类单证、报表 数据存储或存档 业务功能描述

数据流程图就是用几种简单的符号综合描述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存储、加工和流出的具体

情况。外部实体(数据来源/去向Data Source/Sink):不受系统控制,在系统以

外的事物或人,它表达了该系统数据处理的外部来源和去处

在数据流的上方写上数据流的名称

处理功能:表达对数据处理的逻辑功能,也就是把流向它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变换处理,产生新的数据

7. 数据字典就是将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功能、数据存储、外部实体等详细

情况加以记录,并按照一定方式进行排列所形成的一部关于数据的字典。数据字典是进一步定义和描述所有数据项的工具,是关于数据的数。包括对一切动态数据(数据流)、静态数据(数据存储)和数据结构以及相互关系等的说明。 8. 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功能、数据存储、外部实体

数据元素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数据结构

9. 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

第一规范化形式(简称为一范式)是指在一个关系中没有重复出现的数据组项。即关系中的每一个属性都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如果在一个满足一范式的表中,所有非关键字数据元素都完全依赖于整个关键字,则称这个表是第二规范化形式(简称为二范式)。

如果在一个满足一范式的表中,假设A是其关键字,而Y,Z为非关键字数据元素,并且Y∩Z为空,没有A→Y,Y→Z存在,则称这个关系是第三规范化形式。简称为三范式。

10. 系统的运行效率主要是指系统的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和响应时间。其中,处理能力是根

本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11. 系统的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响应时间

处理能力,指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事务的个数;

运行时间,指在批处理状态下,系统运行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响应时间,指在联机状态下,在终端上向计算机发出一个请求,到计算机在终端上给出回答所用的时间。

12. 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有效性、可修改性、通用性、实用性

可靠性:指系统正常运行时对外界各种干扰的抵御能力,包括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和运行环境的可靠性。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指标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可维护性,即“平均修复时间”

有效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 系统的有效性大于零小于一,越接近于一,说明系统的有效性越高。 可修改性指修改和维护系统的难易程度,也称为系统的可变更性。 通用性指同一软件在不同组织的可应用程度。

实用性指系统为用户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程度、操作的简便性、输出表格的实用性等。

13. 系统结构图是系统结构设计一项主要工具,用于表达系统内各部分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关

系,可反映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解决了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14. 模块将能够执行某项动作的若干条程序语句可做一个模块

模块是指具有一定功能的可以用模块名调用的一组程序语句,如函数、子程序等

15. 结构图的深度指结构图的层数;

结构图的宽度指结构图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 深度和宽度反映了系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 16. 模块的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模块的内聚指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为了执行处理功能而组合在一起的相关程度 17. 模块的扇出表达了一个模块与其直属下级模块的关系,模块的扇出系数是指其直属下级

模块的个数;

模块的扇入表达了一个模块与其直属上级模块的关系,模块的扇入系数是指其直属上级模块的个数。

18. 事务分析:对事务性数据流程图进行变换,从而导出标准的结构图的一种方法,是结构

化系统设计的一项主要设计策略。事务分析过程:1 分析数据流程图,设计高层模块,即主模块;2 将处理分解成信息系统的事务,设计每个事务处理模块;3为每个事务处理模块设计操作模块

变换分析:也是结构化系统设计的一种设计策略,一般用于将较低层的数据流程图转换成结构图。

19. 代码就是代表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名称、属性或状态的符号,可以是数字、字母或它

们的组合;

校验码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数学方法及代码本体计算出来的。当自检码输入计算机后,计算机按照同样的数学方法,根据代码本体进行计算,将结果与校验位比较,检验输入的代码是否正确。

20. 测试就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测试包括三方面,即设计“测试用

例”,执行被测程序和分析执行结果并发现错误,信息系统的测试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和网络测试等。

调试就是测试暴露错误之后,找出错误的具体位置并加以修改完善。

21. 软件测试方法分为两类:动态测试方法和静态测试方法。动态测试方法又分为黑盒测试

方法和白盒测试方法,而静态测试方法主要有程序审查会、人工运行和静态检查。 22. 黑盒测试法把程序看成一个黑盒子,完全不考率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检查程

序能够按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是否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

白盒测试法把程序看成一个透明的白盒子,完全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一条通道是否能按预定的要求正常工作。 23. 系统转换的方式

24. 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分段转换

简答题

1. 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的关系

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没有计算机也有管理信息系统,事实上有了管理,就有了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组织管理,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既满足了信息处理的需求,又极大地推动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同时计算机应用也促进了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

展;

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数据处理功能:包括数据的收集和输入、转换、组织、传输、存储、检索和输出等部分 预测功能: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预测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系统的预测是管理计划和管理决策工作的前提

计划功能: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对具体工作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

控制功能:通过反馈信息,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协调和控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辅助决策功能:利用运筹学的方法和技术,合理配置资源,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针对结构化问题

3.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一般过程、适用场合

基本思想:用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一般过程: 可行性分析、系统规划、系统分析(逻辑设计)、系统设计(物理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管理和评价。 适用场合:适合开发那些能够预先定义需求。结构化程度又比较高的大型事务性系统(TP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这种正规化的开方法不适用于对小系统的开发。

4. 原型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一般过程、适用场合

基本思想就是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由用户和开发者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并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实验性的、简单的小型系统,称作“原型”,然后将原型交给用户使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需求,开发人员依据用户提出的评价意见对简易原型进行不断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如此不断地反复修改,直至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较为理想的管理信息系统。

基本开发过程:可行性研究、识别基本需求、构造初始原型、使用和验证原型、修正和改进原型、判定原型完成、完成文档并交付使用。

原型化方法适用于1.需求不清,管理及业务处理不稳定,需求常常变化; 2.规模小,不太复杂,而且不要求集中处理的系统; 3.或者是有比较成熟借鉴经验的系统开发工作中; 4.或用于开发信息系统中的最终用户界面。

5. 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条件、成功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先决条件

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条件:1 企业规范化管理;2 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参与;3 拥有一支开发的专业队伍;4 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 成功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先决条件:1 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需要;2内部人员对现状不满;3 有建设规划方案;4 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

6.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及优缺点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优点:1.有严密的系统分析和开发控制; 2. 适用于开发大型事务型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