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校园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诗意校园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石朝中学“诗意校园”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我校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构建诗意环境、创设诗意课堂、提升诗意德育”三大系列活动,精心打造“诗意校园”,用阅读引领成长,深化育人内涵,师生人文素养得到稳步提升,学校文化特色日益彰显。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文 立(石朝中学校长) 副组长: 王 劲 张易波

成 员: 陈 灿 申 宇 夏天杰 吴 冲 杨小燕 王艳飞 王治安

杨余凤 陈志科 李文娇 三、活动主题

“让诗意栖息校园,让阅读成为习惯”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 四、活动要求 1、构建诗意环境

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两大方面。我校要构建“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人育环境,环境育人”的诗意环境而默默耕耘。学校精心设计,规划建设,将诗歌中的名人事迹、名句哲理制成版面,悬挂墙上;将校园围墙画用诗歌中的故事做成宣传画,制作诗歌长廊,将古代诗

歌、现代诗歌及师生创作诗歌随时展示,让校园内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是风景、一草一木都教育资源、一砖一瓦都体现引导和熏陶,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2、夯实文化底蕴,培养诗意教师

“诗意课堂”呼唤富有诗意的教师,鼓励教师用诗样唯美的语言演绎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学校通过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听课、评课等形式,让教师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积极地为“诗意校园”为学生服务。 3、根据诗意教材,汲取文化精华

“诗意的课堂”需要有文化的积淀,而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俗话说“少时读经,受益终身”,为此,我校紧扣学校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传承,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学习以适合背诵或理解的诗词,以我县教育局编制的《中华诗词赏读》为具体的教材,利用每天的早读课、班会课、和每节课前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诗词的朗诵和教育。让学生们既可在诗文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又可以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把握时代脉搏,体悟自然风光,人间真情。

4、实行同课异构,探索诗意教学

“诗意的课堂”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要有诗意的导语,诗意的教学过程和大量地拓展和丰富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情感,提升品质的平台。学校创造性地在同学科同年级组开展“同课异构”研

讨活动,教师们通过对同一课不同教学设计的对比分析,讨论研究摸索出“诗意课堂”的特色教学思路,力求在语文课教学时,让诗意情境贯穿于课文始终。教师配上优美的音乐和画面范读课文,让朗读声情并茂,将语言文字的理解熔铸于浓浓的情感氛围中,抒情的音乐,如诗的朗读,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渲染出一种诗意的氛围。鲜活的“诗意课堂”情境营造出的氛围让孩子们创新灵感涌动。 5、“诗意校园”活动评比

三月、四月、五月为全校学生、教师开展“诗意校园”活动时间,六月末为班级学生学习诗词评比阶段,七月进行全校性诗词朗诵大赛,月末总结“诗意校园”活动,对优秀的班级和学生颁奖鼓励。

四、提升诗意德育,让学生心灵在诗意文化的熏陶下得到升华。 石朝中学不单就诗意教学而教学,还将“诗教”“写字教学”与学校德育融成一体,创建富有诗意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诗意文化的熏陶下,学会用诗意的眼光审视生活,用诗意的心灵点亮生活,最终形成诗意的人生态度。

让校园充满诗意文化,让诗意文化如和煦春风吹拂校园的每个角落,我校精心打造“诗意校园”,让师生们在诗文中受到熏陶与感染,高雅志趣、博雅学识、儒雅气质,促进师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质的全面而和谐发展。 石朝中学

2012年2月28日

石朝中学二○一一年秋季学期

素质作为竞赛实施方案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我校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推动我区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跃教与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我校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经研究决定,本学年将在我区举行中学教学系列竞赛。 一、组织工作 (一)领导小组:

组长:文立(石朝中学校长)

成员:张易波 王 劲 陈 灿 申 宇 夏天杰 二、竞赛要求:

以《初中素质作文训练研究》为依据,以各年级素质作为选题范围,紧密围绕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竞赛过程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学科课程新理念,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学校应以本次竞赛为契机,大力宣传、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校级竞赛活动,真正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2、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写作指导和训练,注重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