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随堂练习题:人口的迁移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届高三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随堂练习题:人口的迁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20届高三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随堂练习题:人口的迁移

人口的迁移

一、选择题

改革开放以来,常住外来人口(指非本地户籍却居留于该地半年以上的外来省区市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从业人员主力军。下表为2011~2015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单位:万人)表。据此完成1~2题。

年份 上海 北京 2011 37.4 37.5 2012 32.97 31.6 2013 34.72 28.9 2014 10.53 16 2015 -14.77 3.9 1.2011~2015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房价上涨过快 C.经济水平下降

B.人口老龄化 D.产业结构调整

2.2014年、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增量较北京下降明显,是因为上海( ) A.经济的发展水平较北京低 C.房价上涨速度超越北京

B.周边城市群发展较快 D.城市环境质量较北京差

解析:1.D 2.B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迁入人口以劳动人口为主,随着产业的升级改造,2011~2015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所以造成两城市常住外来人口增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不是房价上涨、经济水平下降,也不是人口老龄化,而是产业结构调整。第2题,2014年、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增量较北京下降明显,是因为上海周边城市群发展较快,吸引了大批人口的迁入,并不是房价、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造成的。

(2019·豫西南示范性高中联考)如图为2000~2010年俄罗斯人口动态图。读图完成3~4题。

注:自然增加数是出生数与死亡数的差;人口增加数是自然增加数与迁移数的和;社会增加数是迁入数与迁出数的差。

3.2000~2010年,俄罗斯各联邦管区中人口增加数较大的是( ) A.中央联邦管区和南部联邦管区 B.西北联邦管区和远东联邦管区 C.乌拉尔联邦管区和南部联邦管区 D.西伯利亚联邦管区和乌拉尔联邦管区

4.据图判断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人口总体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加数大 C.人口净迁入

B.人口净迁出 D.人口出生率低

解析:3.A 4.B 第3题,据图可知,中央联邦管区和南部联邦管区人口增加数为正值,人口数量在增加;其

1 / 5

2020届高三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随堂练习题:人口的迁移

他地区人口增加数均为负值,人口数量在减少,故选A。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远东联邦管区,自然增加数为负值,A错;社会增加数为负值,说明人口迁出数大于人口迁入数,为净迁出,B对、C错。从图中无法得到人口总数的信息,故无法判断人口出生率,D错。

(2019·济宁模拟)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如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据此回答5~6题。

5.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 )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 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

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 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

6.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 ) 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 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 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5.B 6.C 第5题,结合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可知,2011年后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迁出变慢,故A项错误,B项正确;2011年后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变慢,但仍以净迁入为主,故C、D项错误。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西南地区迁出人口减少,人口回流明显,不利于缓解土地压力,①错误;华南地区由于人口净迁入变慢,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因此会加快产业升级,②正确,③错误;西南地区青壮年人口回流会减轻该地区的人口老龄化,④正确。

如图为百度地图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中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是评估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水平高 C.交通状况好

B.生态环境好 D.人口素质高

8.图示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后,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人口素质下降,管理难度加大

2 / 5

2020届高三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随堂练习题:人口的迁移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龄化加剧 C.加剧交通拥堵,增加住房压力 D.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提高

解析:7.A 8.C 第7题,我国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前十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少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A对。图示城市的生态环境因素不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B错。城市交通通达度高,但交通拥堵严重,C错。人口素质高对城市人口吸引力影响较小,D错。第8题,图示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后,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加剧交通拥堵,增加住房压力,C对。人口增加,不会导致人口素质下降,A错。劳动力人口迁入,老龄化减轻,B错。劳动力人口迁入,就业岗位不会减少,D错。

(2019·长沙一模)如图为2014年我国住宅价格等级分布金字塔图。据此完成9~11题。

9.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最多的是( ) A.极高房价区Ⅰ C.低房价区

B.极高房价区Ⅱ D.中低房价区

10.读图可知,现阶段我国城市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 A.极高房价区Ⅰ人口外迁 B.极高房价区Ⅱ人口外迁 C.低房价区人口大量迁入 D.中低房价区人口迁往高房价区

11.下列产业中,受极高房价影响最大的是( ) A.金融业 C.高新技术产业

B.种植业 D.制造业

解析:9.B 10.D 11.D 第9题,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应该用行政区承载的城镇人口规模除以该行政区的个数,故B正确。第10题,房价的高低主要受经济发达程度影响,经济发达地区一般房价较高,因此人口一般从低房价区迁往高房价区。第11题,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极高房价会造成劳动力数量减少;金融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少于制造业,且劳动力工资报酬高,因此受极高房价影响不大;种植业主要分布于乡村。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如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3 / 5

2020届高三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随堂练习题:人口的迁移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东北地区 北部沿海 大西北地区 黄河中游地区 大西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 南部沿海地区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第(2)题,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收流动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方面;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压力和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第(3)题,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原因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因素。

答案:(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2)南部沿海地区

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3)增多 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13.(2019·本溪四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

材料二 近年来“逃离北上广”已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淘宝迁徙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依旧呈正向流入趋势。与此同时,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

材料三 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北上广”等地的“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

2005年 6.95 11.97 3.13 7.98 10.98 9.71 20.58 28.70 2010年 6.20 13.22 4.13 11.14 13.53 11.01 19.85 20.91 4 /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