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卫生存在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城中村卫生存在问题及建议- 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城中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死角比较多,与中心城区的环卫水平差距较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基础环境差。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垃圾清扫收运不及时,乱丢乱倒、露天长期堆放垃圾,乱搭乱建窝棚、乱摆卖、随地丢弃垃圾、乱堆乱放杂物、乱张贴、乱涂画等现象比较严重。

(二)环卫经费不足。按每户每月收取环境卫生清洁费1-2元/月,也难以收取。只有靠居委会进行管理,只能由居经济垫付。

(三)环卫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城中村”环卫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缺少环卫设施,破旧不堪,基本没有卫生公厕、垃圾压缩站、环卫工具房等配套设施。

(四)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差。“城中村”居民虽然已经“农转非”,但身份转换后思想观念并没有转换,旧习俗和旧习惯难以很快克服,对有关环卫法规知之甚少,乱丢乱吐,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解决“城中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几点建议 “城中村”环境卫生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面广,涉及部门多。加快城中村城市化进程,必须规划先行,综合治理,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1、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中村的环卫配套设施建设普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布局,体现功能分区合理,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的要求。在政策和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和扶持。

2、适当增加对“城中村”环境卫生经费的投入。“城中村”的村民已转为城市居民后,“城中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应同等对待,尤其在环卫设施配套和垃圾运输经费上给予适当倾斜。

3、逐步完善环卫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一定数量的垃圾中转站和公共厕所。

4、当今“城中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首要的问题是农村居民缺乏环境卫生意识。因此,要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大力提高村民的环卫意识,普及环卫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环境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引导农村居民抛弃小农经济意识和落后的传统习俗,培养他们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形成人人自觉关心和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风气。通过法律、法规、规章的教育,让他们懂得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搞好环境卫生,提高村民自治自管的能力。新闻媒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促使农村居民养成讲文明、讲秩序、讲卫生的好习惯,树立现代农民文明新形象。

5、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根本在于加强管理。城中村尤其如此。环境卫生管理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抓好建章建制,制定“村规民约”,严格依章依法管理。要进一步加大执法的力度,对违法违章行为要坚决予以处罚,充分运用行政、教育、经济、纪律的手段促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落到实处。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