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孩子聊书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怎样和孩子聊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怎样和孩子聊“童话”——“同孩子聊童书”系列之一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 蒋军晶

每一个爸爸妈妈都应该成为屋檐下能讲故事的爸爸妈妈,每一个老师都应努力成为《特别的女生萨哈拉》中那个故事多得能撑死一头猪的老师。

我相信一种说法,儿童的成长实际上“复演”着人类的进化。千万年前,人类在童年时代,面对日月星辰、天光云影困惑不解,于是用神话来解释。相对应地,每一个孩子也天然地向往着神话、童话。有些二三年级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对童话不屑一顾,觉得太“小儿科”了,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我不太喜欢。

大部分时候,“听童话”和“读童话”是不需要分析交流的,读童话、听童话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或者很自然的亲子交流。晚饭后听爷爷奶奶讲,听过就听过了,睡觉前自己捧着书看,看过就看过了,尽管没有“聊”,但是公主、王子、大灰狼和狐狸、巫婆和魔王??都记在心里了。梅子涵说“种植童话”,童话是需要慢慢地在数量中种植的。每一个爸爸妈妈都应该成为屋檐下能讲故事的爸爸妈妈,每一个老师都应努力成为《特别的女生撒哈拉》中那个故事多得能撑死一头猪的老师。

但是,童话一旦进入课堂,进入到阅读体系来,我们还是应该做出一点“教学”意义上的努力。童话究竟该怎么聊?我想按年龄段来论述。孩子的年龄,也就是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我们在教育中最应该重视的要素。就像网络上一个家长说的:我们对待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和对待一个三岁孩子的做法肯定会不一样,刚出生时我们会喂他喝奶,而三岁时我们让他自己动手吃饭。 低段的重心放在“讲述”

童话是要用来讲的,尤其那些古典童话、民间童话,它们很多脱胎于“神话”,接近口头文学,让孩子讲述意义非凡。我们的孩子很少讲故事了,教材中故事本来就很少,偶尔出现了,我们也总是引导孩子拿腔拿调地读、记,就是不

讲,就是不说。说故事的时候,需要注入情感,需要有随性的发挥,需要自然,但我们的孩子已经不太会了。因为不会,就更需要,而且迫切。所以,让孩子讲述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意义。很多时候,讲故事,哪怕只是讲,也是可以悄然体验到很多东西的——童话中那种原始的智慧、朴素的情感、瑰丽的想象。 不“分析”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七八岁的儿童无法在题材、主题、人物、情节、语言、结构等局部去分析一个童话,他们把握故事,依靠的是直觉。用好友张学青的话说:“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只要让故事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形象就是大大的成功——形象的力量在于对未来的潜在理解——形象有一种天然‘觉醒’的能力,学生可以在长长的岁月里慢慢体会,而‘解释’往往会削弱它的力量。”

当然和一二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共读怎样的童话,讲怎样的童话还是很有讲究的。和七八岁的孩子最好共读、讲述怎样的童话呢?最好是那些故事感很强的具有古老历史的“民间童话”。只要一听到“从前”或者“很久很久以前”,孩子们就知道有精彩的故事开始了,他们自然而然就有听下去的欲望。我在《一支会写话的笔》一书中看过国外的一个教学案例,老师说有些词语会带出词语的,于是她在黑板上写“很久”,孩子们自然接着说“很久很久以前”,于是一个故事很自然地被一步步带出来。

和七八岁的孩子最好共读、讲述怎样的童话呢?最好选择那些结局光明美好的童话,小红帽最终战胜了大灰狼,灰姑娘最终嫁给了王子,阿里巴巴最终战胜了四十大盗??小时候经常听童话的孩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句话——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在我以及其他家长的经验中,主人公的困境或不满如果没有得到解决,七八岁的孩子就无法得到充实感和满足感,他们是难以接受甚至不堪忍受灰暗失败的结局的。

和七八岁的孩子最好共读、讲述怎样的童话呢?最好选择那些情节简明一点的童话,例如那种带有数字“3”的反复结构的童话,灰姑娘先后三次参加王子的婚礼;女巫先后三次引诱白雪公主,主人公要回答三个问题,英雄要经历三次考验,农夫要生三个儿子??这是童话故事中最常见最经典的结构。我们在孩子讲童话故事的时候,可以适当“点拨”,提醒孩子相同或相近的情节在不同的地方再来

一次。当然反复也不是一种完全的重复,每次反复都会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或者包含着递进。

中段的重心放在“体验”

在北京举办的“两岸四地”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大陆、香港、台湾、澳门的老师同教一则童话——《去年的树》。

两岸四地的同课异构引来满场期待,大家都希望上课老师能够基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理念,上出自己的鲜明特色,所以都提高了自己的心理预期,可是澳门的课还是在所有人意料之外。

澳门的两位年轻男老师竟然把教室还原成了真正的舞台,舞台上一张课桌也没有,他们携手在众目睽睽之下,带领学生扮演鸟儿、树根、门先生、小女孩,鸟儿在舞台上不断地追问树的行踪。

刚开始,我也觉得澳门的课另辟蹊径是想“搏出位”引人注意,有一点哗众取宠的味道,“排戏”怎么可以算一堂课呢?可后来我又追问自己:“排戏”为什么不能算一堂课呢?排戏的过程实际是“教师、学生与故事化在一起”的过程,排戏的过程是让学生真正对童话有所体验。在我看来,三四年级童话教学的核心,不是讲述,也不是理解分析,而是让孩子进入童话,融人童话,成为童话的一分子,成为童话中的一个角色,童话中的人就是我,我就是童话中的老头子、老太太。忘掉自己。怎样让孩子进入童话、融人童话呢?表演应该是很好的一种选择。

每一个在一线的语文老师都会感受到三四年级孩子对“还原人物、还原情境”的偏爱,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喜欢通过“表演”进人童话。有的老师或家长认为这个时候的孩子似乎更应该接受理性的逻辑的训练(奥数训练就是从这个年龄段开始的)。但是,在我看来,对于这个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想象力、空间、美好和理想,较于理性的逻辑训练仍然要重要得多。而且童话是适合“表演”的:第一,童话是情节性很强的文学作品,里边少有大段的对话以及风光景物的描写。第二,童话里的人物基本是“扁平”性的人物,好就好到十全十美、人见人爱,坏就坏到十恶不赦、恶贯满盈,容易塑造。第三,童话的冲突性很强,打败大灰

狼,战胜巫婆的过程实际上是孩子演练内心冲突的过程(心理学家雪登·凯许登),表演的过程是强化心理感受的过程。 高段的中心放在“思考”

读童话,尤其幼儿读童话需要感性。过于理性,总是在童话“是真是假”这些问题上纠结的读者是不能进入到童话里的。

但是,到一定阶段,阅读童话需要有解释隐喻及象征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只能全盘接受新奇和奇怪的故事了。最近看华德福的文章: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包括童话,尤其是传统的童话,象征着人类早期的认知意识,隐藏着人类深层的意识和古老的智慧。例如童话里的坏蛋“女巫”实际象征着“虚荣、贪吃、嫉妒、色欲、欺骗、贪婪、懒惰”童年七宗罪,和“女巫”作斗争实际上是和自己内心原始欲望抗争。而一些现代的“创作型”童话,如诺顿《地板下的小人》,法国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更是充满了各种人生的隐喻。 因此,和五六年级的孩子聊童话,作为老师要选择小的切入口,带领他们进入一个大的思考空间。怎样的问题既切口小,又让学生有深入探索的可能呢?你可以通过观察下面这些问题(韩国南美英博士列举)得到一些感性的了解: 童话中为什么老是出现三兄弟的故事?

为什么在书中与弟弟相比总是把哥哥描写成坏人?

为什么出现《大豆老鼠和小豆老鼠》《白雪公主》这样关于继母的故事? 你是否能够为你的童话故事分类,并解释你选择这个类别的原因所在?它是真实的、奇幻的、充满了野兽、傻瓜、巨人?还是一个追寻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否以什么神奇数字为核心?果真如此的话,请解释故事中这些神奇数字扮演什么角色?它们又如何影响这些历险与角色? 为什么必须完成英勇的事迹与行为?

故事中的历险、魔法与其他角色如何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