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六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六 ——基础的计算设置介绍

基础主要包含: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础、基础板带、集水坑、桩承台、柱墩。条基中的钢筋有受力筋、分布筋;独基中主要有受力筋,有些会配置短向加强筋和柱间配筋,带短柱杯口独基在短柱中会配置纵筋和箍筋;筏基中一般有底筋、面筋、中间层筋、非贯通筋;基础板带主要有上下部受力筋;集水坑一般有底筋、面筋、坑壁水平筋、斜面钢筋;桩承台的钢筋有横向、纵向、侧面受力筋、加强筋;柱墩主要有纵筋、箍筋。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基础中各构件的特点及钢筋的计算:

一、算量基本方法:

一、条形基础:

1.受力筋:受力钢筋的长度应根据计算设置中所设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条基宽度>=设定值,L=条基宽度*0.9;条基宽度<设定值,L=条基宽度-2*bhc。

2.分布筋:条基分布钢筋的计算需要考虑条基的主次:

主条基(贯通条基):L=条基长度-2*bhc;

次条基(非贯通条基):(1)两端都与主条基相交:L=次条基净长度+2*L1;

(2)一端与主条基相交:L=次条基净长度-bhc+L1。

次条基净长度:两端与主条基相交时为两相邻主条基之间的净空尺寸,一端与主条基相交时为次条基长度扣除相交的主条基的长度;

L1取计算设置中的第8项所设置的值,系统默认为150。

二、独立基础:

1.受力筋:受力钢筋的长度应根据计算设置中所设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还需要考虑钢筋的弯折设置:

基础底长>=设定值,L=基础底长*0.9+2*弯折长度;基础底长<设定值,L=基础底长-2*bhc+2*弯折长度。

三、筏形基础:

说明:基础板带的算法同筏板钢筋的算法,当遇到筏板变截面时,按照相应的筏板变截面节点计算;

当筏板钢筋遇基础梁构件时,按照梁板式筏形基础节点计算;当筏板钢筋遇剪力墙构件时,按照平板式筏形基础节点计算,

在此主要讲述梁板式筏板钢筋的计算。

1.端部构造:

(1)端部等截面外伸:

(2)端部变截面外伸:

节点一: 节点二:

(3)端部无外伸节点:

(4)中层钢筋端头节点(包含遇集水坑的情况):

2.变截面部位构造:

(1)筏板顶部有高差:

(2)筏板底部有高差: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