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发扬和继承中华文化传统。 B.学生语文能力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

C.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我们要把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D.王老师是新调入我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2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清朝末年,西太后统治时期,穷奢极侈,暴戾恣睢,丧权辱国,顽固腐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B.在候车室里,一位贫病交加的老妇人,让人们动了恻隐之心,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她伸出了援手。

C.执着于一件事,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中,心无旁骛,追着自己心中的一缕阳光取奋斗,去努力,为了一个关乎自己一生的梦想。

D.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康熙王朝》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3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流觞:将盛酒的杯子放在上游,任其循流而下,停在谁前面,谁就要端起酒杯,饮酒赋诗。 B.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C.寿、为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D.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

二、字词书写

4 . 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并将古诗的三四句用正楷字规范、准确、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第 1 页 共 13 页

三、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水培是一种无土栽培方式,其核心是将植物根系固定并悬浮于植物营养液中,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因此,又名营养液培。水培营养液是釆用环境生物生态共生技术和菌根共生原理经生物发酵、化学螯合、物理活化等工艺合成的一种新型营养液,具有植物营养和水质改善的功效,可代替土壤向植物提供水、肥、气、热等生长因子,能满足水培植物生长必需的条件。

(材料二)

岩棉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经过1600℃的高温提炼,无菌、无污染,是欧洲主要的无土栽培基质。工业岩棉和农用岩棉,由于使用功能不同,在原料选用、加式工艺、内部结构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别,因此生产栽培中强调使用专业的农用岩棉,反对用工业岩棉代替。

种植技术人员进行岩棉栽培时,将植物定植到农用岩棉上,根据植物生长期的要求和作物产量的需求,配制出不同的营养液,采用滴灌的方式,在整个生长期为植物提供所需养分。整个植物生长期结束,把岩棉进行回收,由专业工厂进行消毒、粉碎,再重新制作。

这种模式有省空间、 、高效益三大优势,普通大棚种植西红柿,每年种两茬,每茬植株能长到三四米。而用岩棉栽培模式种植的西红柿(甲)可以无限生长,在植株的寿命周期内,能长到10米多高。这样就减少了一个种植培育期,产量相对就提升了。

自动化、标准化的生产还减少了人力需求,一个占地10亩的智能温室,4个人就可以管理经营,而国内一亩的

第 2 页 共 13 页

温室平均用工是2个人,虽然这种模式前期投入比较高但它的产出效益也高,这是高效农业的发屐趋势。

(材料三)

固体基质栽培植物简称为基质栽培,是用固体基质(介质)固定植物根系,并通迂基质吸收营养液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基质种类很多,常用的无机基质有蛭石、珍珠岩沙、聚氨酯等;有机基质有泥炭、稻壳炭、树皮等。采用滴灌法供给营养液,其优点是设备较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等。

这种栽培技术在台湾经常看到,例如在台湾种草莓,先搭一个架子,大约有1.2米高,便于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采摘。然后在架子上搭一个营养槽,把基质放在营养槽里,就可以安排种植了。

5 . (材料一)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材料二)中(甲)处应填词语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酵(xiào) (甲)似乎 B.酵(xiào) (甲)几乎 C.酵(jiào) (甲)几乎 D.酵(jiào) (甲)似乎

6 . (材料二)中的相关内容,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一个短语使语句连贯顺畅。 7 . 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说说这三种栽培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未来我们将把数据存在哪里?

用什么样的方法保存信息最长久?刻在石头上!这是科幻小说《三体》提出的解决方法。从岩石上的雕刻,到现在的磁介质数据存储,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在用各种手段保存信息。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存储的数据量出现了极大增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记忆越来越多地以数字形式储存在我们的硬盘里或“云端”,但这些数据的寿命却很短,甚至长不过我们的一生。如何才能将这些数据长期保存不丢失?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保存最久的信息——10万多年前的岩画

在古代,苏美尔人在黏土板上存储信息;法老在石柱上刻象形文宇记述自己的故事;据说,象形文字的基督教十诫是刻在石板上的,石头和黏土可以保存记录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此后出现的羊皮纸和纸张,在精心保管的情况

第 3 页 共 13 页

下,可以保存一百多年,赛璐珞照片、医疗记录、电影胶片和缩微胶片在气候条件控制良好的环境中也能大约保存100年。

但今天,在数字化存储数据的时代,数据、文档或记录时长却糟糕透顶,存储在磁介的数据每2-3年就要重写一次,目前广泛应用的硬盘驱动器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但只能在室温下使用大约10年,即便是光盘,虽说未经记录验证的保存寿命可达50年,但一旦写入数据,寿命就会下降一个数量级,只有5年。

数字文本比印刷书更脆弱

放眼看来,日常应用中的数字储存介质似乎还没有能让数据安全地保存几十年以上的。

那么,那些必须长时间保存的数据又该怎么办呢?比如建筑图纸,如果楼房、桥梁,大坝、水渠等需要修理或翻新,在需要使用这些数据时,发现它们读不出来,总不能敲开建筑物内部再测量一遍吧?

问题不止这些、“互联网之父”温顿·瑟夫曾提出这样一个假设:我们创造的旧的文件格式不能用最新软件来阅读,因为不能总是保证新软件能与过去匹配。因此长久下去的情况是,即便我们汇集了大量数字内容,我们可能都不会知道这些内容是什么。由于我们进入“数字黑暗时代”,随着硬件和软件过时,未来的人可能难以找到有关21世纪的任何记录。

哈佛大学图书馆名誉图书馆员罗伯特·达顿说:“我们的文化无法承受灾难性损失的风险,这一点上数字文本比印刷书更脆弱。”

储存在玻璃里的信息——可达到地球年龄的3倍

就在2016年2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数据存储技术、利用玻璃中的微型纳米结构去编码信息、基于这一技术,标准尺寸光碟能保存约360TB的数据,而在温度高达190℃的环境中可维持长达13亿年,这一时间与宇宙的历史相仿,是地球年龄的3倍。

这一技术被称作“五维数据存储”,最初发表在2013年的一篇论文中,自那时以来,科学家仍在继续对技术进行优化、目前,科学家计划进一步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甚至实现商用。

对图书馆和博物馆来说,五维数据存储技术很有潜力,尽管在这种光碟中记录信息还需要用到成本高昂的实验室激光设备,但光碟数据的读取并不困难,南安普顿大学的团队表示,类似DVD播放器的光碟读取设备将在未来几十年面市。

保存软件和设备信息——可考虑建数字博物馆

再回到温顿·瑟夫提出的“数字黑暗时代”,在信息能长期保存的情况下,如何使过去的信息被将来的人解

第 4 页 共 13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