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一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一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36分)

1.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①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②杀鸡为黍而食之 ③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④于吾言

无所不说 ⑤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⑥

解析 ①“辟”通“避”;③“食”通“蚀”;④“说”通“悦”;⑥“错”通“措”。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束) .B.杀鸡为黍而食之(给??吃) .C.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远离) .D.小人之过也必文(过错) .

解析 A项“约”应指穷困的生活,C项“远”应指不偏爱。D项“过”应指有过错,犯过错。 答案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B.至于他邦,则曰:?? ...C.亦可以为成人矣 D.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解析 A项“家”指大夫的封地,B项“至于”指到了,C项“成人”指完人。 答案 D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学文祭之?行有余力,则以?非其鬼而..A.? B.? ?终夜不寝,以?思富而可求也??..??仕也犹病诸?君子之?尧舜其..??C. D. ?不如丘之?好学也回也不改其乐??..

解析 C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为介词,用;连词,来。B项分别为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假设。D项分别为语气副词,表揣测;代词,他的。 答案 C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而学《诗》大伦?鲤退?而乱..??A. B. ?由也兼人,故退?之勇而无礼则乱??..??人,举伊尹?己欲立而立?选于众..C.? D.? ??子路拱而立泛爱众而亲仁??..

解析 A项,回去/约束;B项,搞乱/作乱;C项,成功/站立;D项,众人。 答案 D

6.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A.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B.其何以行之哉 C.仲尼岂贤于子乎

D.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解析 例句和B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B 7.名句默写。(8分)

(1)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____。

(2)仰之弥高,____________。瞻之在前,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5)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答案 (1)来者犹可追 (2)钻之弥坚 忽焉在后 (3)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4)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5)不义而富且贵 8.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10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1)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可以让他当总管。 (2)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可以让他和宾客们交谈。 【参考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可以让他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二、阅读理解(4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2题。(24分)

(1)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今之从政者殆而 殆:危险。 .B.使子路问津焉 津:渡口。 .C.而谁以易之 易:交换。 .D.耰而不辍 辍:停止。 .解析 C项,易:改变,改革。 答案 C

10.选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3分) A.①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②趋而辟之 ..B.①是鲁孔丘与 ②丘不与易也 ..C.①何德之衰 ②不得与之言 ..D.①而谁以易之 ②子路行以告 ..

解析 A项均表修饰,可译为“着”;B项①通“欤”,吗,②跟,同;C项①这样,②他;D项①跟,同,②把,“行以告”是“行以之告子”的省略。 答案 A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接舆佯狂避世,长沮、桀溺躬耕避世,他们都是不满社会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得道隐士。

B.接舆从孔子车旁经过时的狂歌,把自己比作衰退的凤凰,委婉地规劝孔子趁早退出从政之路。

C.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孔子看来是与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

D.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解析 B项,应是把孔子比作凤凰。 答案 B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2)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洪水一样,天下到处都是这样地动荡不安,那么(你)能跟谁一起来改革这种状况呢?

(3)飞禽走兽是不能跟它们同群共处的,(我)如果不跟世上的人群相处又能跟谁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4分)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