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复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文化概论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 )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A.文化事象 B.文化现象C.文化思潮 D.文化内涵 2.国别文化是以( )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 A.国家 B.民族C.地域 D.层次 3.中国的地势地形( )。

A.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西高东低,呈波浪状分布 D.向东南倾斜,呈波浪状分布

4.到元明清时,我国出现了( )的局面。

A.政治中心在南方,经济中心在北方 B.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C.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南方 D.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 5.下列属于道家的观点的是( )。

A.仁者,人也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无为而无不为 D.修身,治国,平天下 6.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朝代是( )。 A.秦代 B.两汉C.魏晋 D.隋唐 7.“道统”的思想是( )提出的。 A.孟子 B.董仲舒C.韩愈 D.白居易 8.车的发明者是( )。

A.神农氏 B.轩辕氏C.伏羲氏 D.有巢氏 9.下列不属于营业习俗的有( )。 A.敬财神 B.广告C.唱市经销 D.坐商经营 10.漏壶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 )的工具。

A.时间 B.长度C.重量 D.体积

11.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迈五帝”而将三皇五帝合并成“皇帝”的是( )。 A.周文王 B.秦王赢政C.汉武帝 D.汉高祖

12.地神祭祀包括大地祭祀、( )、山川祭祀等。 A.人鬼祭祀 B.日月星辰祭祀C.社稷祭祀 D.人神祭祀 13.“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 )提出的。

A.张载 B.朱熹C.陆九渊 D.程颢

1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 )说的。 A.孔子 B.孟子C.庄子 D.老子

15.《牡丹亭》是( )的作品。

A.元朝的关汉卿 B.元朝的王实甫C.明朝的汤显祖 D.清朝的孔尚任 16.“金达莱”这词是从( )借来的。

A.越南语 B.蒙古语C.维吾尔语 D.朝鲜语

17.李清照《声声慢》中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的是( )修辞方式。

A.对偶 B.顶真C.回文 D.复叠 18.骈体文的全盛时代在( )。 A.南北朝 B.东汉C.隋唐 D.宋明 19.欧洲的耶稣会士初到中国是在( )。 A.元朝 B.明朝C.清朝初年 D.清朝末年 20.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 )。 A.天台宗 B.净土宗C.禅宗 D.华严宗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天下”观念2.“五服”3.“周岁”礼4.避讳5.“综合创新论”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著作。2.简答古代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其影响。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及其特征。2.简述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