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发展心理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四单元 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是指青少年所表现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或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对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问题。有成瘾行为、内部心理失调及外部环境关系失调等。 一、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成瘾属于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网络成瘾又被称为网络性心理障碍。 (一)网络成瘾者的主要表现

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困扰和伤害。

第一,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上网游戏几乎占据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三,一旦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现象包括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出现行为障碍和社交问题,乃至放弃重要的社交角色,放弃学习和工作,造成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危机等。

第四,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感受反过来会强化无线上网的欲望,造成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二)网络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过程 (三)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1.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

2.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及个体的人格特征

具有高焦虑、低自尊、抑郁倾向的青少年更容易网络成瘾。 3.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

家庭中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使青少年经受慢性而又长期的心理困扰;在学校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对学校生活适应不良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较多,而产生情绪、认知和人际关系失调,他们就会借助网络来舒缓压力、寻找安慰,逃避现实中遇到的困境。

二、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主要表现有:思维紊乱、不能控制情绪、人格混乱,扭曲现实或者与现实脱离联系等。发病率明显增加。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先兆:在真正患病之前常常表现出社会行为退缩、交往困难、敏感、固执并缺乏幽默感等现象。

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遗传因素所致。二是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迅速带来的种种不适应、不平衡以及困惑和危机感。这些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青春发育期性机能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初恋失恋等诱因而导致患者常有对性的幻想等,也是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自杀倾向

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达28.7万人,有200万人自杀未遂。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